迦南小说网

第三十二章 “偏科”之殇【1 / 1】

凌空子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迦南小说网https://www.jnweishang.cc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
年底,秋实接到了一个明星工作室的项目。对项目中涉及的人员、数据、合同等,一切相关内容,都要严格保密。双方签订了业务合同和保密协议。

之所以接到这样的栏目,是因为国家发布了规范影视行业税收秩序的通知。随着影视行业快速发展,在整体呈现出良好态势的同时,也暴露出天价片酬、“阴阳合同”、偷逃税款等问题,破坏了社会公平正义,影响行业健康发展。

因此,要求影视制作公司、经纪公司、演艺公司、明星工作室等,对自己的申报纳税情况进行自查自纠。在年底前,自查自纠、主动补缴税款的影视企业及从业人员,免予行政处罚,不予罚款。

离十二月三十一日,只有二十天的时间,秋实从各组分别抽调了,数据处理能力强的人员,熟悉个人独资、合作企业运作的人员,匆忙投入到项目中。

根据双方的合同约定,秋实的项目组人员,需要到对方指定的地点工作。那是一处,对方租赁的会议室。会议室里有六台笔记本电脑,为防止泄密,秋实的工作人员,需要使用对方提供的电脑。

工作正式开始前,林枫给参加项目的人员,再次强调了保密性。“我们这次的项目,跟人家签了保密协议。在这个项目中,看到的数据、信息、合同等等,一切内容,严谨外传。回公司后,即便有人问起,也要保密。大家,记住了吗?”

“记住了,记住了。”六个人开始埋头工作。

其实,林枫本来想让姜嫽参与,因为现在不是报告忙季,姜嫽一年中,约有近三成的时间,属于审核报告的淡季。这段时间,她可以参与任意一个项目组的工作,这是姜嫽当四审时,周董允许的。之所以让她参与,还因为姜嫽的实务经验不多,要想做好四审岗位的工作,需要多积累、多实践。但是林枫犹豫之后,放弃了。

道理就跟老板不让各组组长,过于全能一样。林枫提拔姜嫽之后,发现她太努力,像个拼命三郎,成长的很快。公司员工,总体上会成长,但这个人,还是缓一缓为好。从林枫多年的工作经验也好,从现实情况来看也好,她想延缓这个速度。近的,有自己看重的罗宇,跟她越走越远。远的,有公司以前有个能干的下属,最后把自己的领导挤兑的不行。教会徒弟,饿死师傅。

当姜嫽听说,有一个林枫的项目紧急调人,而自己此时闲在办公室时,也在想,为什么林总不让自己参与呢。她细想了一下,这一年,但凡林总给安排她的项目,要么是会所的简单验资、简单的审计;要么是税所,别人不太原因做的,金额低的辛苦活。

一次,葛老师跟姜嫽说“她对你不好,我们都看的出来。”

姜嫽愕然的说不出话来。她更愿意别人觉得,她跟领导的关系不错。毕竟林总时常找她吃饭,送她一些吃的、喝的、小礼物什么的。然而,事实瞒不了人,别人看的清清楚楚。

葛老师接着说“她给你干的那些垃圾活,给我们,我们也不会干。”

“我也不想啊,可领导交给我的项目,我又不能不干。”姜嫽沉默的想了想,自己以为不能挑活,不管金额高低,都是工作,是工作就要认真对待。本以为,这是一个正能量的想法,是自己一腔热情的工作方式。在别人眼里,却是这么不值得。诸多情况,让她感觉到不对劲,今后,自己要如何发展呢?

跟葛老师相处久了,姜聊发现葛老师是个正直、坦诚的人。去年,葛老师比较沉默寡言,今年葛老师愿意跟姜聊,多聊天了。去年,葛老师每周来公司,三、四天。今年,她每个月,才进公司三、四天。四审工作,已经完全交给姜聊了。葛老师手上,有几个自己的老客户,有业务做的时候,她才来公司打印,出报告。

一次,林枫接了一个大单,是跨境尽职调查,林枫没做过。“小姜,我又接了一单,是跨境尽职调查,到时,由你来做这一单。但是,之前咱们所,没做过这样的业务。你在网上查一查,应该准备哪些资料,把跟这个内容想关的所有信息,全部归类整理出来。”

“好的,林总。”姜嫽开始通过网站、公众号、在网上购买几十块钱一篇的学术论文等,只要是跟跨境尽职调查相关的,全部当做原始资料,最终整理出了五页资料清单和工作流程。

姜嫽把这些交给林总之后,就没下文了。直到一个月后,二组的苏晓雨拿着资料清单,跟她咨询相关问题。她才发现,林总把这相项目,交给二组的苏晓雨做了。

类似帮忙查资料,把资料清单交给林枫,林枫再转发给其他组的组员,由他们来做项目的事情,还发生过几次。在这之后,姜嫽暗下着决心,不管领导怎样安排,都不能阻挡我进步的步伐。

姜嫽开始,在网上,花钱购买专业课程。通过这些课程、案例,增加自己的知识面,以及对实务的理解能力。她关注了一些优质公众号,把里面有难度的文章,下载下来,做为专题,归类汇总学习。自己审核的报告,里面有争议,自己不明晰的部分,借着审核报告,向各位老师请教,或者在跟这些老师讨论报告的内容时,顺便就学习了。

此时的陶然,也遇到了类似的问题。姜嫽、陶然、郑雯,每天一起吃饭。天气好的时候,总会在楼下的小公园,溜达一会,再上楼。

“我都来公司两年了,从来没做过研发、资产损失、土增报告。刚好金老师有个研发项目,他把它交给新来的柳晔,也不肯让我做。”陶然踢着地上的几片枯叶,好像这些树叶,让她生气了一样。

郑雯一样有感触“我不也一样,让我去做什么代理开票,与其这样,我去企业当开票员得了。”郑雯嘴上没说,但这个工作对她来说,大材小用了。

“我也没做过,当初让我当四审时,领导说不用担心,有最好的师傅带我。现在,不也一样没亲自做过这些业务吗?这些业务类型,还是在以前那家事务所做的。”姜嫽想起当初领导的话,再对比一下现实,深感无奈。

“真是跟许萍离职的时候,说的一样。领导不希望我们太全面,在这搞平衡。我这点能力才哪到哪,至于吗?”陶然无法释怀心里的不痛快。

郑雯忽然想起了什么,故作神秘地说。“你们听说过沈寒吗?”

“没听说过。”

“他以前是三组的一个项目经理 ,从小助理做起。人很聪明,很有能力,很能干,后来,把他们组的组长,都给比下去了。”郑雯说。

“三组的组长,陈总吗?”

“不是陈总,是八、九年前的三组组长。后来,这个组长被挤兑的挺惨,就离职了。沈寒,就当了三组的组长。当上组长之后,他越来越强势,股东们看不下去,把他整走了。陈总才代理的三组组长,本来要再提拔一位,但没选出合适的,陈总就一直当三组组长了。”

“还有这样的事?你从哪听来的?”

郑雯的性格,像个包打听,跟谁都能聊出点东西来。“听一组的小谢说的。小谢还说,这件事之后,各组组长,都不喜欢能力太强的人,喜欢听话、老实的。现在,能留下来的人,要么是有自己的业务资源,公司舍不得让他们走;要么是老实、听话,像二组的小魏那样,李琳说什么,他听什么。或者像一组的小郭,只有一个中级证,注会什么的,都考不下来。但是卫老师说什么,他听什么。小郭还特别会奉承领导,给领导脸上贴金。这些人,优质业务,先可着他们做,收入又高,都是领导面前的大红人。”

压在姜嫽心中许久的困惑,这才明朗起来。“原来是这样啊,一朝被蛇咬,十年怕井绳。”

“那关我们什么事。”

郑雯拍了一下陶然“嗨,知人知面不知心啊。那个沈寒,就是以前的三组组长,一手带出来的。现在,这些领导,都是心有余悸。”

“那现在这个方式,也不合适啊,不利于公司的长远发展。”姜嫽说。

“发展不发展的,在上层,是一种博弈。哪管得了,我们这么多。就是因为,前面有沈寒,现在,他们才希望我们,别太全面。”郑雯听别人议论的多了,自己就比较看的开了。

姜嫽一直在努力的跑、跑、跑,她很怕自己没有价值,被别人舍弃,这是姜嫽的不安。但是,这种极致的努力,反而让林枫,也觉得不安。林枫的自我保护,让她也像其他组长一样,开始限制。有所为,有所不为。

小时候,家长、老师们,都不希望同学们,偏科的太厉害。工作后,竟然有一部分领导,希望下属“偏科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