迦南小说网

第443章 黑旗军领地的发展【3 / 3】

葡萄无牙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迦南小说网https://www.jnweishang.cc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
这样做的好处是

荣市处于整个越南中部的狭窄地段,左右的区间只有170余公里,防守正面极大的缩小,有利于集中军力防御法军的北侵。

但是这么做

黑旗军的领地从原来的三个省扩张至北圻8个省,领地边缘已经靠近河内,成为不折不扣的一大北部军阀势力,日益做大了起来。

黑旗军因此获得了大片平原土地,能够用于安置更多的广西老表,进一步厚实根据地的实力基础,增强底蕴。

可向南扩张到荣市,也将法军北侵的压力全部扛在肩上,演变成黑旗军独扛法军的态势。

原本北方朝廷的40营驻军,在被法国西路军陆续击溃后,从红河三角洲地区已经溃退,向着镇南关边境方向撤退了。

可后来由于黑旗军的突然杀至,彻底改变了越北战场形势,逆转了法军的胜利势头,将其砍瓜切菜一样的击败了。

原本驻扎于红河三角洲的朝廷40营官兵,包含滇军,桂军和广府八旗军纷纷返回原驻地,重整旗鼓安定民心。

至于在战争中损失的兵力,各家入越官军悄无声息的弥补起来,很快又变得兵力完整无缺。

这种暗戳戳的事儿,官军做起来顺手又应景,毫无阻碍之处。

原本报损700人或900余人,后来纷纷撤回,只报损了三五十人,其他的都闷了。

如今黑旗军的前锋进抵到荣市,位于红河三角洲的官兵们完全处于安全大后方,那可真是高兴坏了。

有黑旗军顶在前面,驻防越北就变成了美差,军队安全又没风险,岂能不快活?

至于越南王庭失去控制的5个省,那可不关驻越官兵的事儿,黑旗军主将刘永福还有个海防督军的头衔呢,那就是越南王庭封赏的。

人家自己的事儿,外军不好插手。

这陈墨亭和王进两人以广西老表的身份投军,很快就得到了黄奇帆的重用,将这二人倚为左右手,大力推广新的根据地建设政策。

其中主要有三条

第一条就是大力移民,反正广西与越北仅隔着一条边界线,山里的老表日子不好过,那就移民呗。

由此延伸到滇省和贵省,反正华人移民多多益善,几乎来者不拒。

有了人就要开矿,就要种地,越北八省经过连年的战乱,废弃荒芜的土地很多,很多都是无主的土地。

黑旗军拿来分配给华人移民,有了产出就有了税收,家底子迅速殷实起来。

第二条就是发展工矿企业,越北地区的资源不多,除了黑旗军主要控制的几大大煤田之外,其他资源大多散且小,不适合规模性开发。

陈墨亭依据当地资源条件,发展稻米加工,油料压榨,采石场,木材厂,近海捕鱼业等等,着力于提高当地居民收入,丰富本地粮油供应。

在此基础上发展养殖业,养猪,养鸡,养鸭,使得黑旗军领地迅速的热络发展起来,初步解决了温饱问题。

可千万别小看解决温饱问题,这让黑旗军的统治得到巩固,得到广泛拥护,赢得了广泛赞誉的好口碑。

黑旗军顺势建立了很多库房,大量收储粮食,有了粮草军心就稳定,打仗都不怕再饿肚子了。

第三条,就是大力发展对外贸易。

黑旗军以海防港为基础,向外大力出口煤炭,稻米和油料,成批的进口布匹,各种工业品和蒸汽机,主要贸易对象就是楚国和新加坡。

通过大力发展对外贸易,黑旗军领地满足了吃饱饭,穿好衣,过好日子的民众需求,系统的引进了楚国的华文教育,增强对外开放和交流,让领地内变得繁荣起来。

关起门来绝对发展不了,这已经是铁一样的事实。

黑旗军进口了大量的铁质农具,提高了农民种田效率,增加了产量,这就是很有说服力的一面。

进口了大量英国布料,让领地内的民众能够以较低的价格购买到廉价布匹,做几身新衣服,那幸福感就蹭蹭的往上升。

民众图的什么?

还不是吃饱饭,穿新衣,娶媳妇过日子,为家族开枝散叶,挺直腰杆活的像个人样,这都是民众的基本需求,也是最热切的渴望。

只要满足了这些,黑旗军根据地的统治就得到稳固,什么越南王庭都不好使,对比十分鲜明。

越南王庭的统治腐败而黑暗,官吏阶层普遍压迫民众,民生日艰,常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,饿肚子是常事。

两厢一比较,差距就出来了。

所以很多越南王庭省份的难民,携家带口的涌向黑旗军的领地中,希望能够在这里过上好日子。

很多越南民众讲的是汉话,写的是汉字,其实与广西那里的风俗没什么不同,区别也不大。

正因为如此

黑旗军方面广开大门接纳,只有人口多了实力才强,将更多的荒芜土地种起来,统治基础才更加雄厚。

(本章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