迦南小说网

第443章 黑旗军领地的发展【2 / 3】

葡萄无牙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迦南小说网https://www.jnweishang.cc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
考量到楚国周边安全环境较好,没有实质性可以威胁到楚国安全的国家和势力,并非处于安全环境极为恶劣的欧洲。

保持98万余人的皇家陆军兵力,总体上是比较适合的,对皇家财政负担也不重。

楚国是一个拥有传统民兵体制的国防动员机制,在村镇城市中,普通民兵承担了很重要的警戒和日常巡逻任务,多以退伍士兵为骨干,训练水平较高。

民兵最高的编制是民兵连,通常在150人以下,多以乡村为单位,在城市中则以街道或工厂为单位。

哪个街道的民兵,就巡逻哪个街道的治安,越界属于违反了规矩,这已经是约定俗成的事儿。

楚王郑国辉认真的审定了皇家陆军驻防新方案,这与原本议定的没什么出入,便拿起毛笔来,在奏章上龙飞凤舞的批示了一个“准”字,交由皇室秘书长李经会转陆军参谋总部遵旨办理即可。

楚国所有的武装力量,包括陆军,海军和民兵,都属于楚国王室所拥有,亦由王室拨款发饷发民兵补贴,王室军队征战所得的领土同样归属于楚国王室。

所以楚国的军队首要的是忠诚于王室,其次才忠诚于国家,再其次忠诚于民族,这个顺序不能乱。

楚王郑国辉紧紧的把军政大权都把控在手中,整个国家的运行体制,更类似于德国的君主独裁立宪体制,内阁与议会只是君王施政的工具而已。

这在当前阶段

由英明君主主政的情况下,可以促成楚国迅速的转向深入工业化,经济与民生发展蒸蒸日上,国力迅速的强大起来。

这种体制的弊病楚王郑国辉也知道,那就是太依赖君王个人的施政能力了,换上一个庸碌之才,国家不可避免的会受到严重影响。

但这也是当前楚国的最优解,换其他一个人上来,搞不好就会荒腔走板,将楚国的未来带向一个不可知的方向。

与其如此,不如自己多辛苦一些。

紫宸殿内,檀香幽幽。

在王室秘书长李经会领命而去之后,楚王郑国辉又翻阅起内政部呈送的地区巡视秘密报告,主要是关于中南半岛情势的分析报告。

在赢得了对法之战后,黑旗军被朝廷收编为官军,其所辖20营约万余官兵吃上了粮饷,摇身一变成为正规军。

穿上了绿营号服,相关将领名册呈送上去,皆有封赏下来。

什么副将,参将,游击,守备,千总等等,相关黑旗军骨干将领都有了官职,领上了官饷薪水。

这对于黑旗军来说,无疑是稳定举措的一大定心丸。

从此以后

打仗就是为朝廷打仗,而不是为穷兄弟挣一条出路,显见的不同起来。

军师将军黄奇帆也获得了从二品副将官衔,仅次于主将刘永福二品总兵,位居黑旗军一人之下,万人之上。

北方朝廷收编的这一手,玩的确实漂亮。

这也是朝廷在内忧外患之下,依然能够苦苦支撑至今的重要原因,那就是知道自己的官军不行,那就大力任用地方地主武装和汉人武装。

比如湘军,淮军,滇军,桂军,再加上如今的黑旗军,只要英勇善战,朝廷方面不吝封赏,收编为己所用。

北方朝廷如此,楚国方面也加大了暗中支持力度,主要是以人员和输出殖民经验为主,帮助黑旗军安定地方,建设经济。

军师将军黄奇帆多了两个广西籍的助手,都曾经是举人出身,有任职官场的履历,从表面上看与楚国没什么关系。

实际上

这两人一个叫陈墨亭,一个叫王进,皆是下南洋多年的殖民官员,具有极其丰富的基层殖民经验,属于殖民地部的殖民专员这一层级的官吏。

关于这一阶段的履历,全都抹去了。

内中的含义

就是不想让法国殖民者联想到楚国身上,从而引起各种猜忌和不满,且可能引发英国人的担心。

华人势力的勾结,是这些白人殖民者一直警惕的事儿。

要说黑旗军这帮汉子,打仗那是没得说,英勇善战,视死如归,在战场上那绝对是一个个铁骨铮铮的好汉子。

黑旗军将领吴彭年、吴汤兴,王德榜,王德标,肖三发,吴荣邦,林义南,徐骥、柏正才、林义成,王德林、简精华这些人,打仗一个比一个猛,揍起法国人来眉头都不皱,身先士卒的率众冲锋,确实没得说。

就说一天一夜时间,星夜疾驰140余公里突击兴化省的法军,这些黑旗军将领都是与士兵一样,完全靠两条腿翻山越岭,愣是打了法军一个冷不防。

但要说经济治理,发展殖民地经济,这些黑旗军将领可就不行了。

全都一个头两个大,傻眼了。

正是针对这样的弱点,考虑发展黑旗军的根据地,由内政部的智囊团出谋划策,转由黄奇帆执行,并且给其配备了两个得力助手。

一个叫陈墨亭,一个叫王进,都是资深殖民官员。

在大败法军后,内政部的智囊团促成了黑旗军迅速扩大领地,继原本占领山西,北宁和海防省之后,向北占领了北江省。

向南又占领了太平省,宁平省,清化省和安义省,将领地向南推进了二百一十余公里,防守前沿直抵荣市。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