绪至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迦南小说网https://www.jnweishang.cc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过了几分钟,陈明泊发来一条语音,语气淡淡的,却带着他惯有的清晰思路:“你可以看看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在这方面的对比,特别是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的政策调整。再结合近几年外资银行的业务扩展,或许能找到一些有趣的切入点。”
万临听完,顿了一下,随即轻轻一笑。
她本来没指望他会这么认真地给建议,毕竟这对陈明泊来说只是一个学生论文的选题,可是陈明泊却能迅速理清思路,还给出具体的方向。
万临随手翻了翻自己的笔记,发现陈明泊的建议确实可行,于是回道:“你是随口一说,还是以前研究过?”
陈明泊回得很快:“这几年看过不少相关报告,算是了解一些。”
“那我还挺赚的,省了不少时间。”万临打趣道,“谢谢陈老师。”
他似乎笑了一下,隔了一会儿才回:“不客气,随时问。”
万临没有再多说什么,但心里莫名地觉得安心了一些。这种感觉,有点像是她一个人面对堆积如山的论文时,突然有人递过来一盏灯,照亮了一小部分路。
而这个人,恰好是陈明泊。
有时候,陈明泊看到和万临课题相关的资料,也会顺手转发给她。
比如某天下午,万临正在整理文献综述,微信跳出一条新消息——
陈明泊:这篇文章或许对你有帮助,关于东南亚银行业开放的案例分析。
万临点开链接,扫了一眼,发现确实是自己需要的内容。
万临几乎毫不犹豫地回道:“你怎么总能精准地找到我需要的东西?”
陈明泊:恰好看到,觉得适合你,就顺手转给你了。
万临盯着屏幕看了一会儿,突然发现,陈明泊好像已经默默地把她的学习和研究内容放在心上了。
她本来想再说点什么,可最后只是轻轻地敲下了一句——
“谢谢。”
对方没有再回复,但万临的嘴角却不自觉地微微上扬。
八月上旬很快过去了,万临的日子依旧被论文、工作和各种学术讨论填满。万临的生活步调没有太大变化,和陈明泊的交流依然是偶尔的信息往来。
万临已经慢慢习惯了这种平衡的交流方式——既不会过度频繁,又不会完全消失,就像某种隐隐存在的陪伴。
直到这天晚上,手机在万临床头震动了一下。
她拿起来一看,是陈明泊的来电。
万临有些意外,毕竟他们很少直接打电话,更多的时候还是用微信短信交流。万临顿了两秒,才按下接听键。
“喂?”
电话那头的声音依旧低沉而清晰:“最近一直在新加坡?”
万临愣了一下,下意识地笑了笑:“是啊,不然还能去哪儿?”
“没回国?”陈明泊确认了一句,语气听起来有点随意,却又像是有意确认着什么。
“没有,论文刚开始,回国也没时间。”万临靠在床头,随口问道,“怎么了吗?”
陈明泊低低地笑了一声,没直接回答,而是缓缓道:“八月二十一号,我会到新加坡出差。”
万临睁大了眼睛,一时有些惊讶:“真的吗?”
“嗯,单位安排的,和mas那边交流。”他说得很平淡,像是随口提起的公务行程,但万临还是察觉到了这个消息本身带来的微妙变化。
陈明泊要来新加坡了。
而且,不是短暂的一两天,而是待上一周。
万临不自觉地坐直了一些,语气仍旧是轻松的:“那你要在新加坡待多久?”
“一周左右。”陈明泊说,“交流结束后,还有几场行业会谈,可能顺便会见一些机构的人。”
万临“哦”了一声,故作随意地问:“你是第一次来新加坡吗?”
“不是,之前来过。”陈明泊停顿了一下,语气淡淡的,“不过这次,时间比以往久一点,还可以见见朋友。”
万临握着手机,心里忽然有种难以言说的情绪。他们认识以来,一直隔着屏幕、隔着时间、隔着城市,彼此的关系是若即若离的,维持着某种微妙的距离。
可这次,陈明泊要来到她的城市了。
万临忽然意识到,这可能是他们自从认识以来,第一次在同一座城市里相处这么长的时间。
“那……你这次出差,会很忙吗?”万临轻声问道。
电话那头沉默了一秒,然后传来陈明泊低沉却不失温和的声音:“有些行程是定下的,但应该还是会有一些空闲时间。”
陈明泊没有明说,但语气里隐约透出一丝意味不明的含义。
万临没有急着问,而是微微一笑,缓缓道:“那希望你不会被工作安排得太紧,毕竟难得来一趟,来都来了,总要转一转,了解一下本地的人文,对你们的工作也不是坏处。”
电话那头的陈明泊低笑了一声,语气含着点淡淡的意味:“嗯……到时候再说。”
这一刻,夜色沉静,城市依旧喧嚣,而他们的对话像是掀开了一层薄薄的帘幕,透出一点隐约的期待,似乎有什么正在悄然靠近,逐渐变得清晰。
电话里的气氛在短暂的沉默后,变得轻松了一些。
“新加坡有什么推荐的地方特色小吃?” 陈明泊开口,语气听上去平静,但带着一点探寻的意味。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