迦南小说网

第180章 再次合作【2 / 2】

一零零八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迦南小说网https://www.jnweishang.cc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
合作?好处是有了官方背景,行事方便,坏处是必然会暴露自己的一些秘密。

若是不合作?那些秘密也只是秘密。

他脑子快速转动,想到了一个折中的法子,既能合作,又能保持距离。

“大人厚爱,草民惶恐。”杨九狼微微躬身:

“要不这样?合伙经营,草民怕自己笨手笨脚,反而拖累了贵亲。不如草民负责把木料生产出来,然后按市价的七成,专供给大人的娘家如何?这样既简单明了,也免了许多麻烦。”

他不完全信任对方,选择一种风险可控、利益明确的合作模式,保持自身的独立性。

解耦合作,互相得利,又互不干涉。

“如此甚好。”王政兴眼中精光一闪,这年轻人,比他想的还要上道。

直接获利三成,几乎不用任何投入,王政兴当然很乐意。

自古以来,民不与官斗,但也不轻易与官合作。

但这小子能想出如此方法,脑子真是灵光,他现在越看杨九狼也越发顺眼起来。

两人就这事聊了许久。

聊着、聊着,王政兴状似无意地问道:

“杨壮士,本官一直好奇,你那‘用粮食绑定铜板’之策,是如何想到的?这法子看似简单,却颇有奇效。”

“大人谬赞,”听到夸奖,杨九狼略微躬身,“不过是些乡野之人的土法子,让大人见笑了。”

“诶,”王政兴摆了摆手,“杨壮士莫要自谦,你这法子可帮我解决了大难题。”

杨九狼端起茶碗,入手温热。他知道,这问题不好答。

总不能说,这是后世金融理论的初级应用吧?

在眼下这个重农抑商的古代社会,士农工商的等级观念根深蒂固, 这些满脑子之乎者也的官员,自然不太关注经济规律。

这就是时代的局限性,并不是这些人不够聪明,而是他们缺乏相关方面的知识与理论。

“大人明鉴,”杨九狼放下茶碗,略微沉吟,脸上露出几分憨直:

“草民也没想那么深。当初吧,就是瞅着村里遭了灾,大伙都没有心思干活,一个个蔫头耷脑的。

手里攥着的那几个铜板,因为粮价飙涨,买不了几顿吃的,那钱跟废铜没啥区别。”

杨九狼的话虽然糙,但理不糙,直指当下困局的要害。

“确实如此,每个村子的情况都一样。”王政兴适时地插入一句,“粮价飞涨,民心浮动,本官亦是为此寝食难安。”

“草民就琢磨着,”杨九狼继续说道:

“得让大伙儿干活有盼头,手里那点铜板得花得值当。咱村里要修这修那,正好缺人手。

干活给工钱,天经地义,可光给钱不管用啊,因为钱不值钱了,谁还肯卖力气?”

他挠了挠头,显得有些不好意思:

“所以草民就想了个笨法子。反正族中的公粮,迟早也是要发放给村民的。

干脆!就用粮食绑定了铜板,干活者,不仅能拿到工钱,还能以平价购买粮食。

这样一来,有了外面高涨三四倍的粮价做对比,村民们就会觉得自己赚到了,自然就会热情高涨、干活卖力。”

“其实”说到最后,杨九狼加上一句,“其实,我也就是换个法子在忽悠村民而已。”

“好一个‘忽悠村民’。”王政兴本以为杨九狼会说出什么大道理、大理论,但对方却说得如此直白与粗俗。

不过,细想又极有道理。

看似简单粗暴,却精准地抓住了灾年百姓的心理,绕开了市场粮价波动对工钱的侵蚀,和对百姓积极性的打击。

“杨壮士此法,看似简单,实则抓住了根本:灾年民心不稳,首在食货。

你这一手,不显山不露水,却把这最要紧的‘食’给稳住了,进而稳住了人心,激发了民力。高明,实在是高明!”王政兴由心夸赞:

“本官自诩饱读诗书,对民生经济也有涉猎,就是想不出你这样的法子。”

“大大人谬赞了,不过是些乡野小聪明,上不得台面。”受此一夸,杨九狼马上表现出惶恐。

“诶,”王政兴摆摆手,止住杨九狼的谦辞:

“杨壮士过谦了。此等良策,便是朝堂之上的衮衮诸公,怕也未必能想到。依本官看,你绝非池中之物啊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