躺平的咸鱼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迦南小说网https://www.jnweishang.cc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陈守信躺在床上,回想着今天发生的一切,那些想把他赶出去的人,一定不会善罢甘休。
周语在一旁轻轻握住他的手,无声地给予支持,她的手很温暖,像是黑夜里的一盏明灯。有些事,不需要说出口,但心意已经传达。
第二天一早,陈守信照常去上班。清晨的阳光斜斜地照在院子里,地上的影子被拉得老长。路过院子时,遇到的人纷纷避让,有人甚至转身就走。他心里冷笑,却面不改色地走过。
这就是生活,你软弱时,人人都想踩你一脚;你强硬起来,反倒没人敢造次了。
老李头坐在废品收购站的门口,看着陈守信的背影,嘴角露出一丝笑意。这小子,终于学会了在这个世道里生存的法则。
傍晚时分,陈守信回到家,发现门口放着一个纸包。打开一看,是一块上好的五花肉。纸包上没有字条,但他知道是谁送的,这是王江兴家的手笔,那家人一向是个明白人。
周语正在厨房里忙活,听到动静出来看了看:“是谁送的?”
“王工程师家的。”陈守信把肉放到厨房,“看来这院子里,还是有明白人的。”
周语笑了笑:“那今晚就炖个肉,给你补补。”
陈守信从背后抱住她:“有你在身边,就是最好的补品。”
院子里,易中海家的灯还亮着。他坐在桌前,面前放着一杯茶,却迟迟没有动。这个院子里的格局,正在悄然发生改变。那个当初唯唯诺诺的年轻人,已经不再是任人拿捏的软柿子了。
阎埠贵躺在床上,翻来覆去睡不着。他想起今天的事,心里有些不是滋味。这些年轻人,现在是越来越难管教了。
傻柱站在厨房里发呆,手里的菜刀久久没有动,他突然意识到,自己好像真的做错了事,但是该怎么弥补,他却不知道。
夜深了,四合院里只剩下几声猫叫。月光洒在地上,把影子拉得很长很长。陈守信站在窗前,看着这熟悉又陌生的院子。从今以后,这里的一切都会不一样了。
新婚第二天好不快活,陈守信和周语推着自行车出门。清晨的阳光透过槐树叶子在地上洒下斑驳的光影,院子里格外安静。
昨晚的闹剧让四合院里的人都变得格外谨慎,三大爷一家正要出门,看到陈守信后立刻转身回屋,装作忘了东西。阎老师抱着教案从屋里出来,也是低着头快步走过。
“这些人”陈守信嘴角勾起一抹冷笑,昨晚的事情让他看清了这些人的嘴脸,倒也省了他费心思去维系关系。
老李头昨晚喝得醉醺醺的,拉着陈守信的手说:“小陈啊,按咱们这儿的规矩,新婚第二天得挨家送喜糖,这是传统。”
陈守信只是笑笑,没有接话,他对这些虚与委蛇的礼节向来提不起兴趣。
“小语,你们出去多玩会儿。”老太太站在门口,脸上堆着慈祥的笑容,“中午我和子轩随便对付对付就行。”
周语虽然初来乍到,但也听出了老太太话里的深意,她轻轻点头:“知道了,奶奶。”
等小两口骑车离开,李老太太立刻换了身得体的衣裳,拿着布袋直奔供销社。五斤糖果,一分不多一分不少,刚好够院里各家分。
从前院阎埠贵家开始,老太太挨家挨户地走访。她的脸上始终挂着温和的笑容,仿佛昨晚的不愉快从未发生过。
“大妹子,孙女刚成亲,大家都赶紧来分享这份喜悦。”老太太把糖果递给三大妈,眼角的皱纹里都是笑意。
三大妈连忙招呼她坐下:“阿姐,您太客气了,来,喝杯茶。”
“大妹子命好啊,儿女双全。”老太太一边喝茶一边说,“俺家新媳妇正忙着给家里缝被子做衣裳,可得请您多指点指点。”
这话说得三大妈眉开眼笑:“应该的应该的,您老太太说话就是中听。”
接着是吴老师家。吴老师正在备课,见老太太来了,忙放下教案:“张大姐,快请坐。”
“吴老师啊,我们家守信虽然没读过多少书,但特别敬重您这样的知识分子。”老太太说着,又递上糖果,“改天您得多指点指点他。”
吴老师连连摆手:“张大姐您太客气了。守信同志工作认真,思想觉悟高,我们都要向他学习。”
到了王江兴家,老太太更是说得投机。“江兴啊,你们轧钢厂技术好,守信还得多跟你们学习。”
轮到贾家,一大妈还算客气,但贾张氏就不那么友善了。她冷着脸坐在一旁,时不时发出冷哼。
“哼,你家姑爷把院里人都得罪光了,这会儿倒来打圆场。”贾张氏阴阳怪气地说。
老太太也不生气,目光落在正在吃饭的小槐花身上:“这孩子长得真俊,像她妈。秦淮茹啊,就是命苦了点。”
说完,她起身离开。这种人,不值得费心思。
后院娄晓娥家,许大茂不在家。娄晓娥见老太太来了,连忙把她让进屋,还塞了个红包。
“李老太太,这是份子钱,您帮我交给守信他们。”娄晓娥的眼神有些躲闪。
老太太心知肚明,这小媳妇是怕单独去找陈守信惹人闲话。她笑着收下:“晓娥啊,你有心了。”
最后到了聋老太太家。两个老太太倒是聊得火热,从家常话到年轻时的故事,说得不亦乐乎。
“我那时候啊,就住在西城。”聋老太太的声音有些大,“那会儿胡同里还有卖糖葫芦的”
等陈守信和周语大包小包地回来,周子轩正在院子里和来福玩耍。小狗欢快地摇着尾巴,围着周子轩转圈。
“奶奶在后院聋老太太那聊天呢。”周子轩跑过来说,“奶奶今天可忙了,一上午都在串门。”
陈守信暗自感慨,老太太这一上午可真是忙活够呛。不过想想也是,在这个人情社会,有些事情总要有人去做。
中午他带周语去了便宜坊吃烤鸭。这家店开在前门大街上,比全聚德早了四百多年,店里用秫秸焖炉烤制的鸭子,肉质细嫩,鸭皮油亮酥脆。
“这烤鸭真好吃。”周语小口咬着鸭肉,眼睛亮晶晶的,“比我在东北吃过的都要好。”
陈守信看着她满足的样子,心里也跟着高兴。他又打包了一只带回家,准备给老太太和子轩尝尝。
“子轩,带些香喷喷的烤鸭给老太太尝尝,顺道把奶奶接回家一起吃饭。”周语吩咐道。她已经开始适应这个家的生活,做起事来也有条不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