迦南小说网

第51章 易中海憋屈坏了【1 / 1】

阿斗啊啊啊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迦南小说网https://www.jnweishang.cc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
“大成,周六下午五点半吧,让李干事去你们院一趟,到时候叫上你们院里的几个管事,大家一起把边界确认一下,垒墙、建房都是你自己的事情了”王主任对张大成说道。

“谢谢王主任,谢谢李干事,正好我利用星期天的时间把地翻一下,五一节的时候去乡下挖一些酸枣树来种在院子四周当围墙”张大成笑着说道。

“行了,快去上学吧,现在快考试了,升学的事最重要”王主任越看这个孩子越让人喜欢,便嘱咐了张大成一声。

张大成高兴的离开了街道办,自己就是在京城有一亩地院子的人了,在后世,南锣古巷这个位置,最起码值几千万元,靠租金就能衣食无忧。

“今天是个好日子,心想的事儿都能成,今天是个好日子……”张大成哼着小曲回到了红星初中,投入到了紧张的学习当中。

张大成走后,王主任回到办公室又开始起易中海的事情,这个事情她总感觉哪里不对,有些心烦意乱的她拿起了张大成送给她的样刊。

“《轧钢厂的枪声》这就是张大成写的小说,获了一等奖,看来质量应该可以,易中河今年四十五岁,是红星轧钢厂的高技技工,他平时为人和善……”王主任开始看书,结果一看就看到了中午吃饭的时候。

“真是一个好作品,让人欲罢不能,想一口气看完,先吃饭吧”王主任到食堂打了饭,一边吃饭一边听街道办的同事们议论,有几个同事就讨论起了《轧钢厂的枪声》这个作品,还有人提到了易中海。

“你说这个易中海和易中河有没有关系?听着好像兄弟一样”一个小伙说道。

“上一次大山写的那个作品《云开雾散》里的大反派叫易中江,听起来也好像易中海的兄弟”另一个小伙说道。

“易中海到底有没有这样的兄弟?一个是易霸天,另一个和他本人一样,都在轧钢厂工作,不对呀,我感觉这个易中河好像就是易中海一样,易中海得罪人了?”一个中年人说道。

王主任这时候想明白了,易中海肯定是得罪人了,并且得罪的就是张大成,就是因为张大成母亲的后事处理问题,张大成在母亲去世以后,首先找到的就是易中海,希望易中海出成组织一下院里的邻居帮忙处理一下,结果易中海以过年大家都忙拒绝了,阎埠贵也没有帮忙,张大成去找了供销社的马名洋主任,马名洋派人通知 了街道办,他自己带人帮张大成处理了张晓兰的后事。

当时王主任也骂了易中海,骂的挺难听,在任何时候白公事都是最重要的,优先于红公事,优先于各个节假日。院里的管事大爷处理红白公事,宣传街道办的政策,调解院里群众之间的纠纷,这是他们的职责,不及时处理就是失职。

易中海当时认错的态度很诚恳,他当时也解释了,当时大家都在帮,不是不帮忙处理,而是等一会再处理,没想到张大成等不及,便去了供销销。这肯定是易中海的借口,但是易中海管理院子,比刘海中和阎埠贵强的太多了,街道办还得用他,所以当时自己便原谅的易中海。

自己和街道办原谅了易中海,但不代表张大成也原谅了他,他还是个孩子,十五六岁的年纪正是自尊心最强的时候,他记恨易中海很正常,当然他通过自己的手段报复易中海也能让人理解。

现在的易中海对95号大院没有任何作用了,开会他组织不起来,只要他讲话张大成就怼他,关键是易中海的名声坏了,在现在这个社会,名声坏了,这个人也基本上就没有用了。

“看来是到了换易中海的时候了”王主任叹了一口气,易中海管不了这个院子,换谁呢?刘海中是个草包,连小说与现实都分不清楚,干啥啥不行、装逼第一名;阎埠贵更不行,一个没有任何格局,天天就想着占便宜的人没有人会重用他,换谁呢?王主任左思右想,都没有想出来。

回到办公室也不午休了,先看完了小说再说。

有时候一本引人入胜的小说会让人忘记了时间,王主任从上午看到了下午,连中午饭都没有吃。

看完了,易中河这个人物形象塑造的太鲜明了,表里不一,阴险毒辣,重点他是绝户,和易中海真有几分相似。

“张大成写的不错”王主任站了起来,夸了张大成一句。

95号院的情况太复杂了,王主任又想了想这个院里所有的住户,还是没有合适的管事大爷人选,要不让街道办直接管理?

直接管理也有弊端,街道办的人不在院子里住,对院里的情况就了解的不多,有问题处理起来也不及时,还是尽量从95号院里选人好一点,还是再考虑一下吧。

易中海也托人买了一本《京城文学》,他好好的看了看里面张大成写的《轧钢厂的枪声》这个作品,说实话张大成写的不错,但是易中海是越看越生气,妈逼的欺负人是不是?易中河这个大反派从表面看和自己一样。

怪不得同事们都这么看着自己呢?这是把自己当成特务了。张大成这个人绝对不能留了,易中海下定了决心。

晚上八点来钟,易中海来到了后院聋老太太家里,现在的聋老太太在院里以前那种超然的地位已经没有了,院里的几个妇女还动不动骂她几句,让她感觉特别的失落。

“老太太,这样下去不行呀”易中海沉默了两三分钟后对聋老太太说道。

“你想怎么样?”聋老庆庆的头抬起来了。

“这个张呆子不能留了,他再这么搞下去,我们可真没有活路了”易中海对聋老太太说道。

“贾有华那里再去问问了没?”聋老太太问道。

“那也是两个废物,让张呆子打怕了,贾有华两口子,加上他那个泼妇娘,根本不敢到我们院里来”易中海说道。

“他们也不敢来了?真有点意思。算了,再忍几天吧,我想想”聋老太太说道。

“再等下去,院里真没有人听我们的了”易中海不想等。

“中海,买凶杀人也是重罪,现在的人心很复杂,不到万不得已,不能走这条路”聋老太太劝了易中海一句。

“太憋屈了”易中海长长的叹了一口气。

“中海,人活着才有希望。谁活着不受气?哪有一帆风顺的人?你生气说明你在乎,名声坏了怕什么?这些愚夫愚妇,一人给两个鸡蛋,马上都说你是好人,并且是天底下最好的人。”聋老太太冷笑了一声说道。

“我的养气功夫还不到家”易中海苦笑了一声说道。

“你太顺了,还是经历的事太少。过几天张呆子就去读中专了,他总不能天天回院里住吧?过段时间,谁还记的他做的事呀”聋老太太站了起来。

易中海从后院回到家里后,心情好了一点,聋老太太说的对,自己确实经历的事情少了一点,现在还不到和张大成拼命的时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