盛达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迦南小说网https://www.jnweishang.cc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明军瞬间爆发出热烈欢呼,起初他们只是希望通过射击宣泄怒火,却未曾料到竟然真的击中目标,这让后续的射击更加踊跃。
至于具体是谁击中了敌人,除了杜寒等人外无人知晓,大家都以为是有人侥幸命中罢了。
鲁之甲注视着这支小分队的骑兵,虽在同一河岸奋战许久,但这却是他首次近距离观察杜寒的部下如何作战。
尽管鲁之甲并不精通火器部队的指挥,但从骑兵们的行动中,他领悟到什么叫真正的训练有素。
偷袭耀州的战役以失败告终,明军共计2500余步骑兵参战,其中1300多名将士,包括参将李承先在内,不幸长眠于河对岸。
负责殿后的刘伯顺终究未能幸免,据游回的士兵描述,在敌军逼近河岸时,他与其他战士一同跃入水中求生。
就在即将靠岸之际,他因力竭被湍急的河流吞噬。
残存的明军在夜色中匆匆撤离此地,手持火把默默前行,无人提及今日的战斗,甚至不愿提起一个字。
尽管是在夜晚持火炬行军,但明军的行进速度异常迅捷。
天亮之前,队伍已行进一百多里,抵达了一片相对安全的区域。
遵照马世龙的指示,军队选择了一处视野开阔的高地休整,除少数警戒人员外,众人很快进入梦乡。
杜寒和他的部下在高地一角扎营,拴好战马,铺开油布在树荫下酣然入睡,因为前方无雨,这一觉睡得格外沉稳。
待杜寒醒来时,已是午后。
显然,这场战斗对马世龙造成了沉重打击,一路上他寡言少语。
直到下午才下达继续行军的命令,当晚才停下脚步,随后又向前推进了六十多里。
自昨夜至今朝,这一路安然无事,竟未见到一个清兵游骑。
直至此刻,马世龙方缓过神来,招杜寒与鲁之甲一同用饭,并借此机会了解昨夜战况的细节。
杜寒详述了战斗情形,却并非真实复盘,而是刻意略去了后膛火帽枪的作用,转而用激昂言辞将胜利归结于明军将士的无畏勇气。
如此这般,皆因杜寒不愿惹麻烦,如今他手中装备有限,若为人觊觎实非好事。
讲述期间,杜寒将大部分时间留给岳托,辅以生动的表情动作,使整个过程栩栩如生,令马世龙仿佛亲历战场。
“遗憾!太遗憾了!”当听闻岳托被俘之时,马世龙扼腕叹息,“若是能取下岳托首级便好了,可惜啊可惜!眼下只好按两位将军所述上报,待日后确认岳托身故,我们必为其正名!”
马世龙不过二十出头便成辽东总兵,除却孙承宗青睐外,亦有其过人之处。
交谈之间,寥寥数语便不动声色地认可了鲁之甲的呈报计划:若果真擒获岳托且不幸亡故,众人皆可共享功绩;反之,冒领之责则由鲁之甲与杜寒承担,与他无干。
更兼他态度谦逊,似已忘却曹文诏昔日对自己失礼之举。
次日下午,突袭耀州的队伍返回右屯,金启综与曹文诏对此败局并未惊讶,本就对此次行动存疑。
马世龙自觉颜面无光,借马疲乏为由婉拒金启保邀宴,避居临时营地不出。
杜寒在向金启保述完战况后,特意拜访曹文诏。
前往曹文诏营帐前,杜寒先至右百户所驻地,抵达后发现,所有地窖已被新迁游民填满,短短数日间,往昔痕迹难觅。
这令杜寒颇为满意,即便有人探查化学实验室秘密,也难以寻得半点线索。
来到曹文诏营门前,守卫士兵毕恭毕敬前来迎接,虽与杜寒熟稔,但随其地位转变,态度已迥然不同。
得知杜寒到访,曹文诏迅速出门相迎,身后紧随曹变蛟、曹鼎蛟及左良玉等人。
二人现俱为游击将军,曹文诏依同僚礼节与杜寒寒暄,自然较往昔更为正式。
左良玉态度愈发恭敬,而杜寒心境早已改变,再见左良玉时,已不再重视。
回忆起刚来的时候,我还拿他当标杆,才短短几个月,看着左良玉那副尊敬佩服的模样,我反倒成了他的标杆。
\"寒哥!听说这一仗打得惊险万分,要不是您临场不乱稳住局势,渡河的部队怕是全完了。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