迦南小说网

第97章 钱花完了才好【1 / 1】

庚申大雪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迦南小说网https://www.jnweishang.cc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
这段时间严振北三人可吃了不少苦头,老营里就剩下刘大爷、吕老头、何老头三个老掌柜的,带着罗三炮、严振北、赵老刀三个新人了。

上午吕老头折腾他们三个的体力,一人教了两手杀招,下午刘大爷教他们跟踪、识货、学步、化妆。

晚上何老头教他们几个摸哨,布置哨岗,半夜还得轮流站岗放哨。

严振北跟罗三炮是从军队下来的,他们只是觉得这些东西新奇,但赵老刀可是绺子出身,他可是知道这三位大爷教的可都是不传之秘。

他见严振北跟罗三炮不太重视,专门找两人聊过。

“严子,三炮,不是哥哥我说你们,这几天学的东西可都是保命的招,关键时候都能救命的,要不是李师爷交待,咱三个想要学这些东西,没有八千现大洋,人家都不教。”

严振北好歹是个基层军官出身,他学也是在学,就是感觉别扭,除了吕老头教的杀招,用了心外,其他的他总感觉有些不走正道。

“老刀,这刘大爷和何大爷教的东西,怎么大多不走正道?我学起来有点别扭。”

赵老刀恨铁不成钢地道:“严子,你也不糊涂啊,知道这不是正道,可咱现在是干啥的,咱走的就是歪门邪道,绺子能是走正道的?”

“你走正道,能杀这么多鬼子?现在鬼子势大,就得走偏门,才能跟鬼子斗,不然死得早。”

罗三炮则是对省了那八千现大洋的学费满意,道:“就是,咱们学这个都不用交学费,这可是好事,我说有空我得多问问三个老头,让他们多教我点东西。”

赵老刀嘿嘿地冷笑了声,道:“想得美,真本事都藏着呢,我开了五千大洋的价码,想多学几招,吕大爷却是给了我个白眼,他说我想屁吃,一万大洋都不会教。”

罗三炮啧啧了半天,道:“五千?吕大爷都没同意?那你问过何老头跟刘老头没?”

赵老刀道:“我给何大爷交了五千大洋,他收我当了半个徒弟,他说等新的老营再建好了,我还没死,那时才算他的徒弟。”

严振北一脸惊喜地问道:“还有这回事?老刀,你行啊,都学了些啥?”

赵老刀显摆地翻了翻白眼,道:“学了好些东西,都很有用,但师父不让说。”

罗三炮则是啧啧了好一会儿,道:“五千大洋啊,你还真敢花,五千大洋就这么没了。这得娶多少媳妇啊!”

严振北这会也想明白了,一拍罗三炮的肩膀道:“三炮,命要紧,你去找吕大爷,花一万,让教点保命的东西,我去找何大爷。”

严振北心里有数:现在老营里就他们三个人,跟三个大爷,这很明显啊,一个大爷一个徒弟,平常刘老头对自己颇多照顾,那应该是自己的缘法。

罗三炮眉头一皱,道:“振北哥,一万大洋就这么花没了?”

严振北道:“你要钱还是要命?吕大爷跑江湖这么些年,能活这么长没什么伤病,能是假把式?”

罗三炮念道:“行行行,我花还不成么?”

但事实跟严振北想的不一样,刘大爷把钱收了,开价一万大洋,收了五千大洋,还有五千大洋让严振北打了个欠条,但没收他当徒弟,只是多教了三招保命的技巧。

更多的都是讲故事,说是那些年他吃过的亏上过的当,还有就是手下弟兄是怎么没的,但严振北却是知道,这些故事就值一半的钱,这些都是经验之谈。

罗三炮那边也一样,吕老头也是收了一万大洋的学费,收了五千大洋,还有五千大洋让他打了个欠条,却只教了罗三炮两手,一手听风,一手移位。

听风是练耳力的,用在夜里好使,吕老头说练到家了能听到十米内的脚步声。

这移位是一种步法,用王长青的说法,那就是快速变换重心,只要掌握了这个要点,这在日常生活中就可以练的,练到家了,只要眼力够,反应快,能躲短枪子弹。

罗三炮脑子转得慢,但他佩服大掌柜六爷,听吕老头说六爷把这两招都练到家了,他就来劲了,六爷也学了,那自己也必须要学到家。

其实王长青离练到家还差得远呢,只不过他有金手指在身,这耳力跟反应速度比一般人强两三倍。

吕老头为什么不教赵老刀,开个价赵老刀必定会学?

赵老刀是何老头开了口的,他要收徒弟,吕老头可不想插一杠子惹人嫌,保命的功夫何老头也有。

李师爷安排好一众没怎么下山露面的土匪,去各地接手大车店、澡堂子等店铺后,他就带着章小飞回了老营。

李师爷是过完小年后才到的老营,到老营都大年二十六了,他一到老营,严振北他们三个的苦日子也到头了。

李师爷听到刘大爷说三人交学费的事后,也是嘿嘿一笑,这事正合他心意,把钱花完了才好,这样新土匪才有心思做买卖。

这样花钱总比让新土匪们去嫖了、赌了划算,学了保命的本事,学了手艺,对他们自己以后绺子职业生涯的发展也是有益的。

三个大爷把严振北三人往李师爷手上一交,人就跑没影了,大过年的,谁不想回去陪老婆孩子?

李师爷带着严振北三人还有章小飞,就去了他的新家,寨子附近三十里一屯子里的一个寡妇家。

寡妇姓崔,才三十四岁,丈夫死了三年了,屯子里叫她李寡妇,李寡妇有个女儿一个儿子,女儿十六岁,儿子才十岁。

李师爷钱多,圆顶山的老婆孩子死后,就花钱买了这李寡妇的女儿,还给了这屯子里的乡老一点钱,说家里母老虎厉害,不得以,养了个外室,托乡老照应着。

这个姓李的皮货商,乡老倒是见过几次,他之前来屯子里收皮货,每次都带着人,看着确实像是个商人,其实乡老心里清楚,这姓李的搞不好就是绺子。

但这年月,东北的屯子里哪个屯子没出过绺子?有绺子才好,有绺子就没外人来祸害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