迦南小说网

番外第28章 师范学堂【1 / 1】

古月墨海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迦南小说网https://www.jnweishang.cc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
1914年3月12日,北京师范学堂的青砖校舍浸在初春的薄雾里,蒸汽差分机的嗡鸣如蜜蜂振翅,与走廊尽头传来的算筹声交织成网。周自齐的皮靴踏过结霜的石板,算筹筒在马褂内袋轻颤,筒底「工」字暗纹与袖口北洋龙纹袖扣产生微妙斥力——那枚镀银袖扣内侧刻着「技工署监制」,实则是铁锚堂匠人仿制的磁场屏蔽器。三年级教室的木窗透出暖黄灯光,他驻足窗前,看见二十七名学生正围在蒸汽差分机旁。十六岁的李柱儿用算筹敲击操作台,筹身「商功」刻纹与机器齿轮的转动频率共振,黄铜仪表盘上的抗磁轴承配比数值随之跳动。「李柱儿,」教习敲了敲黑板,「《九章算术》的『商功』篇如何应用于轴承设计?」「抗磁砂与精铁的配比,」少年朗声道,算筹在掌心转出弧线,「如『穿地术』算土方,需先算磁导,再定方圆。」他将筹尖点向差分机的「磁场均匀度」旋钮,「此处若用七衡图算理校准,误差可缩小至万分之一高斯。」周自齐望向黑板报,「振兴实业」四字用抗磁砂墨水写成,在晨光中泛着幽蓝。字旁的蒸汽火车图案由算筹摆成,烟囱位置插着半片抗磁竹——那是皖北匠人寄来的种源,竹节上的「工」字刻纹与他算筹筒底的暗纹如出一辙。

「总长,南京急电。」科员小王的声音压得极低,递来的牛皮纸信封边缘渗着水渍,显形出铁锚堂「工」字徽记。周自齐拆开信封,抗磁砂墨水在晨雾中显影:「陈墨年殉道,赣江算理断流」。他的指尖在「断流」二字上停顿,想起去年在南京财政部,陈墨年用算筹搅拌咖啡时的笑谈:「将来要让磁导炮的蓝光,都变成秦淮河的桨声。」算筹筒在掌心发烫,一枚素白筹子浮出——那是陈墨年赠的「友」字筹,筹身刻着《牡丹亭》曲谱密纹。此刻曲谱显形为赣江河道图,每道波纹都是抗磁砂矩阵的坐标,江心位置用算筹刻着「虽折不断」。「总长?」小王的提醒打断思绪。周自齐抬头,看见前排女生林秀珍正在抄写《三字经与磁导基础》,袖口的「工」字袖扣随手臂摆动闪烁。那是南京临时政府与铁锚堂合制的「民生徽记」,银质扣面下藏着01毫米厚的抗磁砂膜,可过滤北洋特工的磁导监测波。

教务主任王崇焕捧着一摞教材走来,书页间漏出细小的抗磁砂颗粒:「总长,教育部要求删减《九章》内容,这些老算法」「王主任可知,」周自齐抽出「侨」字筹,筹身刻着星洲算筹学堂的中英双语口诀,「詹天佑修京张铁路时,用的正是《九章》的『堑堵术』算隧道弧度?」算筹轻点教材中「声波密信」章节,「蒸汽锤的锻造频率,对应《九章》『盈不足』术,这不是老算法,是刻在咱们骨血里的算理基因。」王崇焕推了推眼镜:「可洋人教材里」「洋人用齿轮算磁场,我们用算筹量乾坤,」周自齐打断道,筹尖指向窗外的蒸汽钟,「您听这钟声,每隔七秒响一次,正是《周髀算经》的『七衡历』周期。算筹是咱们的根脉,断了根的树,长不高。」

走廊尽头的实验室传来惊呼,周自齐循声望去,见学生们围着新到的磁导探测器。十六岁的张阿水将算筹贴近仪器,筹身「平」字刻纹突然亮起——那是铁锚堂「市井潜伏」的激活信号。「怪事,」教习皱眉,「这算筹怎么会干扰德国仪器?」周自齐笑了:「或许是竹节里的露水,」他望向林秀珍袖口若隐若现的「工」字刺绣,「抗磁竹的露水,天生带点脾气。」上课铃响,学生们鱼贯而出,林秀珍经过时不小心掉落手帕。周自齐拾起帕子,看见角落绣着极小的算筹图案,经纬线用抗磁纱线织成,在阳光下显形为《耕织图》密纹——那是铁锚堂「民生阵线」的暗号,每平方厘米藏着三个算理密点。

薄雾渐散,周自齐站在操场中央,看学生们用算筹摆出巨大的七衡图阵型。蒸汽差分机的轰鸣突然变调,与算筹敲击声形成共振,竟在教学楼墙面上投出流动的几何光影。他知道,这是铁锚堂「声波谍报」系统在测试频率,赣江的抗磁砂矩阵虽毁,北平的算理根系已深扎土壤。「总长,」小王递来星洲商会的电报,「南洋算筹学堂请求增派《九章》教习。」周自齐摸出算筹筒,三十一枚筹子在掌心轻颤,筒底「工」字与远处正阳门的箭楼轮廓重合。他望向南方,仿佛看见星洲橡胶林里,无数算筹在晨雾中起落,将《三字经》的平仄声,编成抵御磁导炮的频率密码。蒸汽钟敲过九下,周自齐转身走向办公室,马褂下摆扫过地面,露出靴底的铁锚堂「工」字暗纹——那是用抗磁砂灰新拓的印记,与师范学堂地下预埋的算筹阵图,正在晨光中产生奇妙的共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