迦南小说网

番外第四章 视察学院【1 / 1】

古月墨海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迦南小说网https://www.jnweishang.cc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
1909年1月,北京深冬的算理学院笼罩在蒸汽云雾中,青铜穹顶下的「太极差分机三号」如同一头沉睡的钢铁巨兽,三百六十根齿轮轴贯穿整座大厅,每根轴芯都刻着《周髀算经》的篆文。詹天佑站在差分机旁,看着匠人用黄铜勺将抗磁砂颗粒撒入齿轮缝隙,砂粒在煤油灯下泛着幽蓝光泽,与西门子公司的机械油混合成糊状,散发着松脂与铁锈的气息。

「记住,」他摘下金丝眼镜,用袖口擦拭镜片,「这不是什么『先天八卦阵』,是西门子公司的最新润滑工艺。」话虽如此,他的目光却落在砂粒排列的间距上——那是《天工开物》中「隙缝防蚀法」的改良版,每隔三寸三厘便有一颗较大的砂粒,对应着《九章算术》的开方常数。

一名旗人算理生忽然举手,孔雀翎顶戴在蒸汽中微微颤动:「大人,为何不用全量西域砂?卑职测算过,纯砂的抗蚀年限可延长至二十五年。」

詹天佑扫了眼对方胸前的「算理监工」徽章,那是用抗磁砂与白银熔铸的齿轮纹样:「成本。」他简短回答,转身时瞥见小顺子扶着光绪帝走来。皇帝身着玄色织锦袍,腰间的金镶玉算筹换成了新样式——云雷纹被简化为齿轮与算筹并列的图案,尾端嵌着极小的西门子轴承碎片。

「詹大人,」光绪的目光落在差分机转动的齿轮上,鎏金袖口拂过操作台,「听说江南局的匠人在传『算力平等』?」

詹天佑心中一紧,想起昨夜收到的匿名信,信封上的「隐铁率87」墨迹未干——那是抗磁钢合格线的最高值,也是匠人暗中抗议的暗号。「陛下,」他从口袋里摸出算筹,竹节表面刻着「算力股份制」的草案大纲,「匠人对监工筹的记录频率有疑虑,卑职正打算推行分红制,让他们按操作精度参与分成……」

「技术可以共享,」光绪打断道,指尖敲了敲差分机的铜制操作手册,露出里面夹着的《数据治国备忘录》残页——慈禧的朱批「匠人不可恃技而骄」赫然在目,「但数据必须国有。」他转身时,袍角带起的气流让齿轮间的抗磁砂泛起涟漪,宛如一幅流动的算理图谱。

詹天佑注意到光绪腰间的算筹突然发出细微的共振声,那是与远处蒸汽钟鼓楼的频率呼应。三个月前,慈禧的葬礼上,这根算筹还在哀乐中传递着「节哀顺变」的密信,如今却成了光绪集权的象征。「陛下明鉴,」他斟酌着措辞,「江南局的匠人擅长土法冶炼,若能将他们的经验编入差分机算法……」

「算法?」光绪冷笑一声,从袖口抽出一张电报稿,「德国公使今早照会,说咱们的抗磁轨『破坏国际标准』。」电报上的「西门子抗议书」几个字被朱砂圈得通红,「詹大人可知,他们的磁石炮闩用的正是咱们出口的抗磁砂?」

大厅东侧的铜钟突然轰鸣,九声长响震得穹顶积雪簌簌落下。詹天佑望向差分机的齿轮组,发现某根轴芯的抗磁砂排列出现异常——那是铁锚堂的「丰稔纹」暗号,三长两短,代表江南制造总局有紧急情报。他下意识地摸向袖口的「无纹算筹」,那是昨夜秘密会议的信物。

「陛下,」他决定冒险一试,「卑职请求前往江南局,亲自督导『算力股份制』试点。」算筹在掌心转了三圈,这是向光绪暗示铁锚堂的存在,「或许能借此机会,将洋人卡脖子的抗磁砂技术……」

「也好。」光绪转身走向门外,小顺子捧着的黄绫包裹里露出一角蓝图,那是「太极差分机四号」的设计稿,齿轮比例赫然参照了西门子最新的蒸汽引擎参数。「但记住,」皇帝在台阶上停住脚步,「匠人终究是匠人,算理学院的钥匙,只能掌握在咱们手里。」

目送光绪的蒸汽马车离去,詹天佑转身面对差分机,用算筹轻轻拨弄齿轮间的抗磁砂,原本混乱的砂粒渐渐排列成「工」字形——这是铁锚堂「行动就绪」的信号。他想起三年前在伦敦,泰晤士报记者曾问他:「你们的算筹,能算出蒸汽时代的未来吗?」此刻,齿轮咬合的节奏里,他听见了答案:不是算筹算出未来,而是匠人用算筹创造未来,哪怕这创造必须裹挟在皇权与洋人的夹缝中。

暮色浸染时,算理学院的蒸汽钟鼓楼亮起抗磁砂信号灯,一长一短的光芒映在詹天佑的镜片上,那是江南局发来的回复:「隐铁率已调至85,等候算理生南下。」他摸出怀表,表盖内侧刻着「闳深肃穆」四字——这是慈禧临终前赐给他的算理监工令牌,如今却成了撬动技术垄断的支点。

当差分机的飞轮再次转动,詹天佑听见齿轮间的抗磁砂发出细微的共鸣,那不是西门子的工艺,也不是《天工开物》的古法,而是千万匠人的心跳,在蒸汽与算筹的交响中,编织着属于东方的工业诗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