迦南小说网

第179章 榜一大哥,名动汴梁【1 / 3】

渊大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迦南小说网https://www.jnweishang.cc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
五百梁山精兵,系统会安排三日后,出现在汴梁城外的密林中。

必须说明的,宋代虽然有“凭由”(身份证),限制百姓穿州跨府。但是,大宋成平日久,汴梁城又是极为繁华和开放的城市,普通百姓进入汴梁城,是不需要任何查验的。

例如,在《水浒传》第七十二回《柴进簪花入禁院,李逵元夜闹东京》中,柴进和燕青去汴梁,进城之时的描写是这样的:次日,柴进穿一身整整齐齐的衣服,头上巾帻新鲜,脚下鞋袜干净。燕青打扮,便是不俗。两个离了店肆,看城外人家时,家家热闹,户户喧哗,都安排庆赏元宵,各作贺太平风景。来到城门下,并是没人阻当。果然好座东京去处!

瞧见没有?“来到城门下,并是没人阻当。果然好座东京去处!”

也就是说,柴进和燕青进东京汴梁城,并没有受到阻拦和盘问,直接就进城了。

所以,姜耀尽管没有“凭由”,还是可以在汴梁城内自在安居,没有任何人查验他的身份。安排梁山精兵进城,也没有丝毫难度。

当即,姜耀传下命令,三百梁山精兵乔装改扮,秘密带了战马、武器,进汴梁城。

剩下的两百精兵,就在城外的密林中待命,准备接应。

接下来的日子,姜耀按计划在汴梁城内吃喝玩乐,很快就声名鹊起。

废话,能不声名鹊起吗?

汴梁最高档的酒楼,就是樊楼了,林冲宴请鲁智深一次,都颇感肉疼。但是,姜耀直接包了樊楼最好的房间,每日都吃最好的席面,如此豪客在权贵云集的汴梁都算凤毛麟角了。

勾栏瓦舍更是姜耀常去的地方。

所谓勾栏瓦舍,其实就是进行各种表演的地方。歌舞、戏曲、杂技、魔术、评书……甚至后世都没有的女子相扑。

相扑运动的本质,就决定了比赛时穿的衣服越少越好,后来差不多是忽略不计,仅用细布条稍作遮掩。这样的装束在激烈的竞技中,布条难免会被意外扯落。很显然,在那些欢呼雀跃、肾上腺素飙升的观众眼里,女子相扑不仅仅是力量的较量,还有衣物在角力中不慎被撕扯破损,露出尴尬的精彩场面,令人血脉偾张。

总而言之,在汴梁城内,各种娱乐极其发达,堪称应有尽有。

姜耀挥金如土,无论看什么表演,只要看得好了,马上有赏,最低都是黄金十两。

一时间,姜耀不知成为多少艺人的“榜一大哥”。

商人身份怎么了?

姜耀真舍得给钱啊!

以至于,无论到了哪个勾栏瓦舍,姜耀都会被让进“青龙头”之位——观看表演时的最佳位置。

所以,这段时间内,姜耀在汴梁的勾栏瓦舍中,风头无两。恐怕他稍稍勾勾手,就有不知多少汴梁“明星”,主动投怀送抱。

秦楼楚馆,姜耀当然也是要逛逛的。

李师师如今已经成了宋徽宗的禁脔,姜耀虽然有钱,却是见不到的。

但是,汴梁城又不是仅仅李师师一个出名的歌姬。

张邦基《墨漫录》中有所记载:“政和间,李师师、崔念奴二伎,名著一时”。

姜耀见不着李师师,还见不着崔念奴吗?

什么?崔念奴这等伎子,不是有钱就能行的?

那有什么?

姜耀一首《青玉案》,就叩开了崔念奴的门扉。

“东风夜放花千树。更吹落、星如雨。宝马雕车香满路。凤箫声动,玉壶光转,一夜鱼龙舞。蛾儿雪柳黄金缕。笑语盈盈暗香去。众里寻他千百度。蓦然回首,那人却在,灯火阑珊处。”

这首辛弃疾流传千古的名篇一出,哪个才女能遭得住啊?

年少多金,文采风流,崔念奴看姜耀的目光柔情脉脉,好似能滴下水来。

只要姜耀一点头,就能成为入幕之宾。

不过,姜耀对有过不少恩客的崔念奴,不大看得上眼,根本就没想纳入后宫之中,装糊涂谢绝了。

事实上,姜耀流连秦楼楚馆中,尽管出手阔绰,一日之花费绝不在百两黄金以下,但并没有和任何女子发生超友谊的关系。

这就更增加了他的名望。

和李师师齐名的崔念奴,姜耀都看不上,还有谁他能看得上?

天下究竟有什么女子,能入得了姜耀的法眼呢?

汴梁百姓们越发好奇。

甚至有好事者就分析了姜耀那首绝妙好词:“蓦然回首,那人却在,灯火阑珊处”,很显然,是姜耀另有心上人,求而不得啊!很可能,是姜耀和那女子有缘无份,求而不得,才心情苦闷,在汴梁城如此放纵,企图麻痹自己。

真不知道,那个惹姜耀魂牵梦萦的女子,究竟是何等人物?

再过几日,就连李师师都对姜耀产生了兴趣,数次派人来请,姜耀只是不见。

连李师师都不想见上一面?

姜耀的名望更上一层楼!

林娘子虽然这些日子没有出门,以防高衙内的算计。但是,使女锦儿能出门,将姜耀的种种故事,传入了她的耳中。

“蓦然回首,那人却在,灯火阑珊处。那……那女子,难道指的就是我?要不然,他怎么可能连崔念奴,都不愿意与之一夕之欢?连李师师,都不屑一顾?恐怕只有我这个有夫之妇,才是他难以出口,爱而不得的人啊!不过,可惜了,我已经是有夫之妇,终究这辈子和他有缘无分。”

恨不相逢未嫁时。

想到这里,林娘子不禁黯然垂泪。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