迦南小说网

第八十二章 洛神甄宓,已入彀中【3 / 4】

渊大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迦南小说网https://www.jnweishang.cc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
姜耀轻轻敲着几案,道:“不知曹公准备,如何弥补我天策军的损失呢?”

“万不敢让上将军吃亏。”曹操道:“当日大战结束,吾就派夏侯惇和夏侯渊,率领所有精骑,去围邺城了。这攻打邺城之事,也全包在曹某人的身上。城破之后,邺城三十余万人口,乃至于他们积攒的资财,曹某以及吾麾下的大军丝毫不动,只待大将军接收!”

“这样啊……”

“还有,上将军不是想要代郡和上谷郡吗?也是曹某人派兵去攻打。攻下之后,再交给上将军。上将军可不费一兵一卒,就得此二郡。”

姜耀如果真的想打代郡和上谷郡,直接从并州出兵是不行的。

因为并州和这二郡之间,隔着巍峨的太行山。河北军只要把山口的陉路一堵,就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。

所以,要取二郡,只能走曹操现在和未来的地盘——从豫州攻冀州,再从冀州攻到到幽州,最后再取了幽州西北的这二郡。

现在可好,不用天策军出兵,曹军攻打下来再移交。

姜耀想了一下,道:“看来,曹公是不希望,我天策军在河北境内进军啊。也不是不行,只要曹公再答应,给吾一个人,就一切如曹公所愿。”

“什么人?”

姜耀到底看上了我麾下哪个大将?典韦还是许褚?真有些舍不得啊!

还是某个美人?不会吧?吾能搜罗到的美人,都给姜耀送去了啊!该不会,他又看上了什么棘手的有夫之妇吧?

曹操有些紧张地,等待着姜耀的回答。

不过,姜耀的答复,大大出乎了他的预料之外,道:“马钧!”

“马钧是谁?”曹操一脸茫然。

姜耀道:“马钧就是如今的朝廷太史掌故,曹公派人一问便知。”

说到这个,姜耀都感觉有些丢脸、

太史掌故啊,马钧不过是个年俸二百石的太史掌故。事实上,曹操连两百石的俸禄都发不全。现在,大发明家马钧每年实得的俸禄,不过是一百石。换算成后世的粮食,是六千斤。换算成人民币,也就是一万多块钱。

姜耀派人去请马钧,这厮竟然觉得一年六千斤粮食在这乱世中足够用了,犯不着为了更好的待遇,离开许昌这个安稳所在。

现在,姜耀直接让曹操迁都,并且亲口要人,这马钧再想安稳,也安稳不了了。

“年俸二百石的太史掌故?不过是屯长类级别的人物,也值得上将军费心?”

曹操也有些哭笑不得。

虽然,他能猜到,这马钧可能有什么过人之处。不过,那又怎么样呢?

他刚才,可是连就算是姜耀开口要典韦或者许褚,都准备答应了,更何况是一个小小的马钧?

马钧再牛逼,也不可能比典韦或者许褚还牛吧?

当即点头应允。

然而,曹操不知道的是,马钧还真比典韦或者许褚牛逼。

比如,现在困扰姜耀麾下工匠们的连弩问题吧。历史记载中,马钧可是直接改进了诸葛连弩,将诸葛连弩的效率,提高了五倍。

比如,马钧在历史上,改进发石车,把一次只能发射一颗石头的发石车,通过机械装置,变成连发的。

再比如说,马钧发明了一种由低处向高地引水的龙骨水车,节省人力超过三倍。这对天策军的农业,会有怎样的提升?

还比如说,马钧改进当时操作笨重的织绫机,效率又是直接提高了原五倍。如果姜耀将珍妮纺纱机的原理告诉了马钧,那天策军的纺织工艺,能提高到什么程度?

这马钧简直科技放大器,吃的是草,挤出来的全是奶!

还有最关键的。

马钧这个人吧,比较拧巴。他年轻的时候,安贫乐道,视钱财如粪土,根本就没花心思在怎么赚钱上,更别提搞什么发明创造了。

一直到了马钧五六十岁了,当了朝廷的“博士”了,公认学问渊博、人品高尚了,却还是不富裕。直到这时候,他才琢磨怎么挣钱。看到当时的纺织业来钱比较快,他才发动自己的聪明才智,改进了织绫机。

又因为发明新式织绫机名声大噪,马钧才官运亨通起来。

尝到了发明创造的甜头之后,马钧才有了以后的诸多军事方面的发明创造。

所以,姜耀现在,直接跟曹操开口要马钧。马钧都不知道他的天赋点都点到哪里了,曹操怎么可能调查地出来?不愁曹操不乖乖履行协议。

所以,现在得到年轻时候的马钧,姜耀算是捡到宝了——老年的马钧都有那么强大的创造力,何况现在二十岁多一点的时候?

真不知,他会给天策军,带来怎样的惊喜啊!

……

……

接下来的日子里,姜耀主要是带领野战军,收编近十三万袁绍降军。

特别勇武的,直接加入野战军。十三万大军,最终只有三千七百人入选。

刨除天策军在此战中损失的一千八百多人,仅仅赚了近两千人。

没办法,随着时间的推移,一方面野战军的战力越来越强,一方面姜耀治下各地府兵要求加入天策军的人越来越多,野战军的标准自然也越来越高了。

袁绍降军中,不是特别勇武的,又没有特别牵挂的。比如虽有父母却也有兄弟并不是非他不可的,比如虽然是父亲但儿子已经十五岁以上了……直接送往花剌子模地区安置。以后,天策军渡过阿姆河,他们就是阿姆河以南地区新的华夏移民了。

既不是特别勇武,还有牵挂的。送往弘农郡、并州七郡,进行屯田,由当地派出府兵进行看管。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