迦南小说网

第484章 从伦敦到朴茨茅斯【3 / 3】

葡萄无牙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迦南小说网https://www.jnweishang.cc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
楚王郑国辉也不由得为之感叹,19世纪末的英国那是真的强,不但强在轻重工业方面,而且规模和生产效率也远超同济。

听着外交部大臣亨利爵士的介绍

一艘16000吨的大型铁甲战列舰,仅仅7个月就能建成下水,再有两个半月的栖装,就可以进入英国皇家海军服役。

这样的生产效率,在整个世界无出其右。

与之相比较

楚国“马尼拉”级铁甲战列舰仅在船坞建造期,就长达15~17个月左右,下水栖装还得四五个月,接近两年时间才能完成一艘大型战舰的建造。

这就是差距,不得不承认。

由于世界经济景气度回升,英国在1883年度钢铁产量爆发,一年生产了607万吨钢铁,产能利用率达到了85。

在这一年

楚国钢铁产量也第一次超过200万吨,其中城市中超过五层钢筋混凝土大厦的建造,造船业兴旺蓬勃发展,大型桥梁工程和铁路的不断延伸,消耗了大量钢铁产能。

在楚国快速发展的同时,其他欧洲列强也没闲着。

德国工业发展的速度还超过了楚国,无论产能和规模都急追英国,呈现出愈发强盛的情景,这难免也引起了英国的担忧。

毕竟德国的地理位置就在卧槽之侧,而另外两个工业强国一个美国,一个楚国,都远在世界的另一头,威胁不可同日而语。

从欧洲的角度去看

楚国就在世界的尽头,所以被称之为“远东”,南洋和澳洲也被包含在这一地理概念下,极其的遥远。

美国则是隔着浩瀚的大西洋,在欧洲各国的严防死守之下,存在感几乎等于无。

最典型的一个例子

美国国务卿伍德罗-威尔逊紧跟着楚王的脚步访问欧洲诸国,除了在法国得到正式接待以外,在其他的欧洲各国处处碰壁。

至于伦敦,更是连访问邀请都没有发出,你说尴尬不尴尬?

19世纪中后期

欧洲普遍处于封建王国末期的阶段,几十个欧洲王国林立,对于法美两国宣传的民主,自由和平等理念视之为洪水猛兽,处处严防死守。

美国代表团访问柏林,每一个代表团成员外出都会有秘密警察跟随,防范的态度不要太明显。

向来保守的哈布斯堡王朝统治下的奥匈帝国,直接拒绝了美国代表团访问维也纳的请求。他们被国内掀起的工人革命吓得心惊胆战,至今依然疑神疑鬼。

对于散发病毒的源头,那自然就不欢迎了。

在参观的最后

楚王郑国辉接见了本国留学的工程类学子们,神情和蔼的勉励他们“像海绵一样吸收欧洲先进的科学技术,勇于创新,善于钻研,学成回国后报效王国,开西学之先河”云云。

反正灌输一顿心灵鸡汤,如今已顺手拈来,浑然不带一丝的烟火气。

这可把华人学子们激动的不要不要的,热泪盈眶的表示,“谨遵陛下嘱托,必以百倍的努力,方能不负王上厚望,纵死可也!”

楚王还亲切接见了船厂的资深英国工程师们,这些都是华人学子的导师。

他直接大手一挥,“厚赏”。

每个资深英国工程师都拿到了100英镑的大红包,这一家伙,可把这些英国白人高兴坏了,相当于小半年的薪水呀!

在当今时代的欧洲,对科技人才的重视程度普遍不高,绝大多数都处于野生状态。

这些有着真才实干的英国工程师收入平平,也就是比普通英国公务员高上一点,远谈不上富裕。

100英镑的大红包砸下来,效果立竿见影。

当即就有很多英国白人工程师把胸膛拍的咣咣的,表示一定悉心教导这些学子,让他们学到真正的好东西,绝不藏私。

这话听的楚王郑国辉都无语了

看来古今中外都是一个道理,应付差事的教学占大多数,反正能学到多少就学多少,看个人的聪明和悟性了。

真正能把压箱底的硬货拿出来,手把手的教导可不多。

看来应该设立一个专门的导师基金,也不需要花费多少钱,对这些英国工程师稍微补助一些即可。

这样一来,起码教导的更用心些,也能学到更多有用的知识。

一些小钱而已,却能起到4两拨千斤的作用。

(本章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