迦南小说网

第107章 捧杀主母【1 / 1】

衣冠正伦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迦南小说网https://www.jnweishang.cc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
张说也没想到张岱竟会这么做,他还沉浸在对儿子的怨念当中,闻听此言之后,愣了一会儿才反应过来。

“胡说!家业散于我儿,与尔少徒何干?他自有力,力竭有父,卖子求恕,非人哉!”

张说拍案而起,抬手指着张均喝问道:“你既然自谓前事情非得已,且有计谋补偿,今日众亲徒齐聚一堂,你便将心中所计详细道来。若得家人认同体谅,是你智谋出众。若计无所出,仍有老父为你回补。”

他心中虽然对这儿子怨念至深,但也不能看着张均遭受族人如此排斥,原本还打算之后再将家事徐徐处置,但今天张岱都已经作此表态,他也须得拿出一个态度。

既然是自己儿子结怨族人,他这个做父亲的当然要兜底,否则整个宗族都将彻底的没有了凝聚力。

“我、我……”

张均本就不觉得自己这件事有什么错,在他看来那些宅田家业也都是族人们在他们父子权势庇护下得来,如今主动放弃、给自己换取更高的官位,从而再给家族提供庇护,这不是理所应当?

等到他在朝中站稳,之前放弃的宅田再重新收拢回来也是轻而易举!如今族人们对他的怨望,只是鼠目寸光、难相谋事。而父亲对他一再诘问,也实在是对他太过苛刻!

张说见张均迟迟不语,眼神又变得冷厉起来,他甚至都已经主动表示要给儿子兜底,如今的问责也只是让张均给族人们拿出一个求得谅解的态度而已,当然也是为的在族人们面前重新强调他作为一家之主的权威。

“大父勿谓少辈不能当事!我耶不只有父,并且有儿,我兄弟今虽力微,但总有能擎门庭之时!父债子偿,天经地义。大父为家为国操劳半生,安车载还颐养天年,子孙若仍以家事进扰,有何面目立于人间!”

张岱这会儿却一副要维护他老子不受祖父诘问的架势,走到张垍席侧一把抓起瞪眼看戏的张岯,口中喝问道:“有没有要为阿耶还债补过的志气?”

“我、啊?有、我有啊,阿兄,我真的有!”

张岯生怕又会有一顿老拳招呼下来,忙不迭举手大声说道。

被儿子如此力挺,张均脸色也略有好转,从席中站起身来垂首说道:“之前预谋此事时,未向阿耶请教,未告家中亲徒,我的确……”

张岱闻言后登时一瞪眼,你怎么能认错呢?你就得主打死鸭子嘴硬,我才能唱一个大红脸!

“大父曾为国之宰辅,我耶亦在朝通贵,但使爵禄有传,家人何忧饥寒?子孙若肖,不患无出头之地;子孙若不肖,良田美宅无非酒色之资!”

张岱又大声说道:“今我奉私物三千贯于族,并不是狂妄到自以为可以嘲笑诸亲长营家治业之能,而是希望能够以此奖艺劝学!

此番解试得成,使我深感家学精深,我欲恃此成名,南省相公犹且难阻!通得一经,胜田百顷!习得一艺,赢屋千尺!

唯今族学治业草草,子弟充位敷衍而已,紫袍绛服犹且不羡,何贪区区宅田?今我置物族学,入冬试艺,子弟能得案首者,赠物千贯!余诸钱帛,亦皆分赠学艺优秀者。”

“六郎所言当真?族学案首真能得钱千贯?”

他这里话音刚落,便有在堂的堂兄弟忍不住惊声问道。张家虽然是权门豪富,但也不能随随便便拿出上千贯巨款来供子弟挥霍,尤其宅田资产大量损失后,日子更是过得紧巴巴的。

上千贯的钱帛足以用来再买田治业,如果任由少年郎自己挥霍的话,急头白脸一顿花也能当上足足几个月的大靓仔!

因此不只是那些还在族学里的少年郎,其他成年的张氏族人也都关心起来。

“怪不得宗之能取京兆府解头,单单这一份见解便已经胜过了许多入世多年的老物!好一个通得一经,胜田百顷,我宗族子弟若都能如此好学崇艺,何愁家学无传、家业不兴!”

张说的兄长张光之前便对张岱多有欣赏,听完这番话后,更是忍不住拍掌赞叹。

张说这会儿也是一脸的自豪欣慰,同时又忍不住恨恨瞪了一眼自己儿子:明明有这么一个好儿子,你但凡留三分心机不往下传,都不至于如此窘迫。单单这一番话,就能让你学一辈子!

张均望着儿子的眼神隐有几分激动,是的,我就是这么想的!之前可能不是,但现在是了。

他做梦都想不到,明明一桩自己理亏的坏事,能说的这么义正辞严,让人无从反驳!

张岱这么说,当然不是为的给他老子开脱,而是自己从此以后便要正式介入家族事务的管理,尤其是对年轻一代的管教!

他要把族中优秀的年轻人都团结到自己的身边来,不只要在家族之中做年轻一代的第一人,同时也要提高张家年轻一代的成材率,让他们有能力内居台省、外处方伯。

在这中古时代,宗族力量是一个人能够倚仗的最靠谱的力量。他放弃脱离张家,连张均这么一个恶劣老子都忍下来,当然要把张家的潜力和前程都抓在自己手中!

若在之前,他就算得到张说的赏识欣赏,若想插手张家的族学教育,别人也不会搭理他。而今有了京兆府解头这一头衔,自然有了让人信服的能量。

一时间,堂中众族人们都不再去急于问责张均,而是探讨起这个族学考试的事情来。

张家固然是有着通常权门的一些陋习,但本身作为一个新出门户,还不像五姓家那样扒开光鲜表面、内里一团污秽臭不可闻,族人们也有崇尚学问的积极一面。

也正因此,张岱在考取京兆府解头后在家中的地位才又有了一个直线上升,对功名的尊重也体现了他们对诗书文艺的推崇。

诗书文艺固然不属于严格意义的经世之学,但这种心态无疑要比五姓家那种羊水战士更积极的多,起码愿意在一个评判标准中争求上游。

看到话题被轻轻松松的引导开来,张均心里也松了一口气,便又趁着族人们众说纷纭、各陈己见的时候,又望着张岱说道:“你既然对你耶苦心知会的这么透彻,愿意揽事上身,就一定要用心把事做好,不要辜负了族人们的一番期待。”

张岱听他又开始装大尾巴狼,心内一笑,你不会以为事情就这么结束了吧?老子这是抢班夺权,是给你擦屁股的?你自己拉的这一滩,还得你两口子趴下来自己吸溜回去!

他归席坐定后,便又一脸感慨的说道:“阿耶年富力强,夫人风华正茂,反观大父近日老病缠身、祖母也鬓染白霜。但今内外家事维系起来却又比往年艰难得多,阿耶、夫人也应当各自用心,辅助高堂恩亲治家处事。

这些话本不应该我作为一个晚辈来说,但若等到恩亲力不能支,则言之晚矣。今日我便趁着错得宠爱之际,进言阿耶、夫人,请你们为大父、祖母分担家务。薪火相传、前后相继才是营家之道啊!”

张说老两口子听到这话后都是一愣,感情你们才是打断骨头连着筋的一家人,这就撺掇父母来夺权了?

至于张均,早已经以父亲政治遗产的接班人而自居,甚至已经做好了在势位上全面取代的准备。而郑氏则惊诧的瞪大双眼,她自不相信这小子会有什么好心,因此打定主意在看清其意图前绝不说话。

张岱则继续说道:“大至一国,小到一家,皆需规矩分明、主次有序。尊者不需俯察琐细,贤者不应自处事外。

合家百口、仆佣更倍,力用所入、饮食所出,皆应处置妥当,家事才能井然有序。尤其如今资业锐减,更加需要量入为出。

夫人乃名门贤淑、家人尽知,入户多年,宜家宜室,躬亲家事出入,亦其份内。诸事虽微,亦妇功之所彰显。事不付之,更当付谁?我冒昧进言,未知祖母何计?”

郑氏听到这里,脸色也变得凝重起来,她一直就非常重视当家主妇的威严,只不过家中翁姑太强势,让她没有争事的胆量和余地。

但今张岱主动提及此事,无论此子是何心肠,她却不能退缩,于是便连忙站起身来说道:“六郎的夸赞,实在让我汗颜。家人或有不知,还道我母子为了争事而一味自夸。

但是见到阿姑操持家务多有劳累,妾是由衷不忍。今日亦斗胆伏告阿姑,家中大事未敢启齿干涉,但繁琐细微的小事,但有所命,妾绝不敢辞!”

话讲到这一步,元氏纵然不放心这个儿媳,也不能当众落她面子,只能微微颔首道:“新妇此心可贵,来日到后堂,我与你细话家事。”

瞧着他奶奶愿意交班,张岱脸上也露出欣慰笑容,便又对家人们笑语道:“过往旧事,不必多说。今有贤妇掌家,纵然资业锐减,想必仍能出入有序、收支从容!些许家事的不协,一定也能很快揭过。”

郑氏听到这话,神情微微一僵,但仍保持着脸上的笑容,微微颔首附和着张岱的话,只当视线一转望向自家丈夫时,眼神变得幽怨起来。

(本章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