整夜在写诗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迦南小说网https://www.jnweishang.cc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阳谷县的清晨,总是带着炊烟和早点铺子的香气。
街角的王婆茶馆,照例是最早开张的铺面之一。
王婆坐在门口的小凳子上,一边嗑着瓜子,一边眼神灵活地扫视着来往的行人,耳朵捕捉着街坊四邻的闲言碎语。
这茶馆不仅是她营生的手段,更是她信息情报的集散地。
昨天西门大官人在武大郎家门前驻足之事,早已像长了翅膀一样传遍了附近几条街巷。
别人或许只当个热闹看,但在王婆这等精明的人眼里,却嗅到了不一样的味道。
“啧啧,武大那婆娘,真是好模样,可惜了,跟了那么个三寸丁谷树皮。”一个刚喝完茶的闲汉抹着嘴说道。
另一个接口:“谁说不是呢!昨天西门大官人那眼神,嘿,我看是瞧上眼了!”
“小声点!西门大官人的事也是咱们能嚼舌根的?”
王婆将这些议论听在耳中,浑浊的老眼里闪过一丝精光。
她想起平日里潘金莲洗衣物,扫庭院时的模样,再想想武大郎那副窝囊身板,以及西门庆那富贵泼天的气派。
这中间的落差,简直就是天然的商机。
她太清楚不过了,潘金莲那样的女人,骨子里是不甘于守着武大郎过一辈子的。
而西门庆那样的人物,看上的女人,少有弄不到手的。
若是自己能从中牵线搭桥……王婆心里的小算盘打得噼啪作响,那可不止是几贯茶钱的好处了。
这几日,王婆便开始有意无意地往武大郎家那边凑。
这天下午,潘金莲正在院门口洗衣服。
“哟,大郎娘子,洗衣裳呐?”王婆端着个空茶碗,慢悠悠地晃了过来,脸上堆着惯常的笑容。
潘金莲见是她,勉强挤出一丝笑容:“王干娘。”
“看你这小脸,这几日是不是没歇好?女人家啊,可得对自己好点。”王婆挨着她蹲下,目光在她洗得发白的手指上转了转,“瞧瞧这手,多嫩啊,天天做这些粗活,可惜了。”
潘金莲低头搓着衣服,没有接话。
王婆自顾自地继续说道:“要我说啊,女人这一辈子,就盼着嫁个好人家。”
“你看街东头开绸缎铺的张大户家的小娘子,嫁了个官人,现在出门都是轿子抬着,穿金戴银,那才叫福气呢!”
她一边说,一边观察着潘金莲的神色。
潘金莲的动作微微一顿,随即又用力搓洗起来,淡淡道:“各人有各人的命,羡慕不来的。”
“话可不能这么说,”王婆凑近了些,压低声音,“命这东西,有时候也看人怎么争。”
“你看咱们阳谷县,最有钱有势的是谁?还不是西门大官人!”
“他家那宅子,那排场!哪个女人不想进他家门?”
听到西门大官人几个字,潘金莲脸色倏地一白,猛地站起身:“王干娘,我衣服还没洗完,不跟你聊了。”说着,端起木盆就要回院子。
“哎,大郎娘子……”王婆看着她略显仓惶的背影,嘴角勾起一抹了然的笑意。
看来,这事有门儿!
这一切,并未完全逃过陈风的眼睛。
雪盐工坊步入正轨后,陈风不必日日都守在那里。
他白天会抽些时间,或是在家研究系统里的新图纸,或是去市集采买些东西,顺便也听听各路消息。
这天他从市集回来,路过武大郎家附近,恰好看到王婆从武大郎家院里出来。
陈风脚步一顿,眉头微不可察地皱了起来。
王婆?潘金莲?西门庆?
这几个名字在他脑海中闪过,瞬间触发了他前世的记忆。
果然,这剧情还是要发生了吗?
《水浒传》里的经典桥段!
王婆贪贿说风情,西门庆计娶潘金莲!
陈风心中猛地一沉。
他之前虽然知道自己成了武大郎的邻居,也熟知这场悲剧,但因为忙于生存和雪盐的事情,加上武松尚未出现,他下意识地将这段剧情的危险性延后了。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