迦南小说网

第二百四十章柴米油盐,柴排第一【2 / 2】

蒿菜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迦南小说网https://www.jnweishang.cc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
第十一天傍晚,四人终于赶到了方城夏道。

“哎!终于看到山了,不容易……”

当看到延绵起伏的丘陵时,宋应知终于松了口气。

“穿过方城夏道,就是南阳地界了。”

只要到了南阳,基本上就安全了。

方城夏道处于伏牛山与桐柏山之间,间隔较大,中间还立有断断续续的小丘陵,形成多条路径。

所以,严格意义上的方城夏道是由多条道路组成,夜晚穿行会有视线阻碍。

“相公,天色已晚,我们还要走吗?”

王氏掀开车帘,看着远处的天色,心里阵阵担忧。

这附近也没个落脚的地方,好像只能继续赶路了。

“不休息,咱们继续赶路,今夜穿过方城夏道,明日天一亮就能到达南阳城。”

心中虽也有些顾虑,但想着明日就能到达南阳,宋应知还是选择继续赶路。

“先停下吃点东西,等马儿休息好了再继续赶路。”

宴庄师兄弟俩闻言,快速下马,到远处山上拾了些枯枝回来,二人默默生火做饭,完全不顾没有理会宋应知的打算。

明明是四个人赶路,这一路上却只有他和王氏在说话,这两人好似被毒哑了一样连吃的也不跟他们一起。

宋应知无奈耸肩,从马车内取出炭火开始煮粥,这些炭都是沿途买的。

实在是因为找不到柴火,这附近的山林都被村民砍光,所有的山几乎都是光秃秃的,他可没有宴庄和步青红那种体力去更远的山上找枯枝。

正所谓柴米油盐贵,柴为何排到第一位,宋应知现在深有感触。

穿越到这个平行世界后,他一直生活在原始森林附近,因此没体会过柴火的稀缺。

后来到了京城,也有大批商人运送柴火入京,即便是到了巴里,那也有石炭可以取暖生火。

此番华北平原走一遭,他才真正体会到了柴火的珍贵,也明白了为何一闹天灾就会死人。

平原人口聚集,为数不多的山林都被砍伐殆尽,别说上山挖野菜,可能野草都难生长。

一旦饥荒,连啃树皮的机会都没有,也难怪会有人用观音土来充饥。

“唉……”

看着如此恶劣的环境,宋应知心里一阵担忧。

“来之前,还以为好事终于轮到我了,现在看来,果然还是高兴得太早。”

“相公,怎么又叹气了?!我觉得中原挺好的,一路上全都是水稻,住在这里的人不会饿肚子。”

对于王氏而言,不被饿肚子,日子就算过得不错了。

“小满,你看到得只是表面,这里确实很好,可也经不起天地的考验,一旦发生洪水旱灾,对于这里的百姓而言,都是灭顶之灾。”

南阳地形为盆地,为长江流域范围,虽不容易发生洪水,却是很容易出现旱灾。

截至到前朝,历史记载南阳发生过得旱灾就有六七次,最严重的一次是前朝末年,也就是宋族人逃荒的那一次。

大旱,饥荒,人相食。

短短五个字,道出了当时的生活惨状。

“相公,别想太多了,这里四季分明,风调雨顺,即便是遇到干旱,也能靠着河流的水源撑过去的。”

王氏不明白相公的担忧,在她看来,这里的确是好地方,每年除了上缴的粮食税,剩余的粮食都够一家人吃很久。

即便是卖了一部分,也能撑到明年秋收。

见宋应知越发蹙眉,她便停下淘米的动作,起身准备安慰。

不料“嗖!”的一声,一支长箭瞬间从跟前飞过,将她身侧马车车顶贯穿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