迦南小说网

第138章 书院【1 / 1】

南漪漪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迦南小说网https://www.jnweishang.cc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
秦月拿了菜篮子出来,身后还跟着那个面生的婆子,婆子臂弯上也挎着个菜篮。

“夫人,将篮子给奴婢吧。”那婆子恭敬的伸手,要接过秦月手里的菜篮子。

不过两个空篮子,那婆子也粗壮,秦月便将手里的篮子递给了她。

“那婆子是新买的下人?何时买来的?”

林岁安看了眼恭敬的跟在秦月身后的婆子,月初她来余家还没有这个婆子呢。

瞧着同秦月说话还有些生疏,在家里也是秦月叫她做什么才做什么,想来刚买不久。

“我们在京都还不是十分熟,也没个亲友帮衬着。阿爹要去翰林院,不放心家中就阿娘和我们姐弟二人,便去找伢婆,想着买个粗壮老实些的婆子。只是瞧了好几个都觉得不满意。可赶巧了,昨儿伢婆领了徐妈妈来给阿娘瞧。阿娘觉得徐妈妈老实,生得粗壮,孤身一人,又有些灶上功夫,便将徐妈妈买了。家里多个人,能帮着洗衣做饭,阿娘也轻省些。”

两人边走边说着,林岁安点点头。

余家经历人祸,原本还算丰裕的家境缩水不少。听说余家以前也有几个仆人,后来都卖了。现在干爹在翰林院,虽只是庶吉士,不算正式授官,但好歹有了些俸禄。如今能买个婆子在家中帮衬,也是好的。

几人正要出门,便听余传文道:“再打两壶酒,今儿我们哥儿几个喝几杯。”

“酒肯定有。”秦月爽快的笑着应了。

那边儿还在喊着打酒,这边儿林岁安拉着余梦非已经出了门。

“阿姐我们走前面。”

小跑两步,两人就将后出门的秦月和那徐妈妈甩开了一小段距离。

“那你子清哥哥怎么来京都了?”林岁安看了眼后面的干娘和徐妈妈,悄声问余梦非。

提起罗子清,余梦非脸颊染上一抹绯红。

“子清哥哥已经有了秀才功名。又是阿爹的弟子,阿爹便叫子清哥哥来京都参加紫阳书院和嵩阳书院八月的考核。若是过了,便留在京都读书。”

紫阳书院和嵩阳书院只收有功名的学子,且对年龄也有比较高的要求。

书院里最低便是十五岁以下的童生,若是过了十五岁,连个童生都没过,便不得参加书院的入学考试。

再就是要求在二十岁之前获得秀才功名、二十五岁之前获得举人功名。若是到了规定的年岁还没有考取相对应的功名,来年再收学子时,便会将其退学。

到了举人后,便相当于在书院已经结业。或是继续在书院读书科举,或是去游学增长见闻,或是去谋个一官半职,或是留在书院做夫子。书院都不会再干涉学子的去留。

罗子清今年还未满十六岁,正是俊秀的翩翩少年郎,两人又是少年慕艾的年岁。且她同罗子清时常通着信,在信中两人虽有说不完的话,但罗子清克己复礼,从未写过有损余梦非清誉的话。

“紫阳书院和嵩阳书院那可是恒国最好的书院,若是你子清哥哥能进这两家书院读书,前途可是不可限量。”林岁安轻轻碰了碰余梦非,笑盈盈的道。

“嗯。”余梦非轻轻点头:“阿爹说子清哥哥还是很有希望考上的。”

林岁安还欲再问,便听后面秦月喊:“你俩走那么快做什么?集市上人多,别走散了。”

秦月带着徐妈妈快走几步,追上两人。

四人去专门卖菜的集市买了鸡、鱼、一大块儿上好的五花肉,还有茄子、鲜笋,就这些便装了满满两大篮子。

菜市旁边有家酱香味美的卤味铺子,秦月买了些卤肉和熏肉,这两样都是下酒的好菜。

又打了两壶青梅酒。

“等得空了,咱们也去买些青梅回来泡酒。以后便不用回回都去打酒喝。”

秦月说着,将手里的酒递给林岁安和余梦非,叫二人一人提着一壶。

出了菜市,秦月叫徐妈妈带着林岁安和余梦非在这儿等着。她则去了一家药铺,一会儿便拿着一个小小的纸包出来。

“走吧,家去了。”秦月将小纸包塞进衣襟里,提着个轻巧些的篮子,便往回走。

今儿人多,林岁安和余梦非便帮着一同做菜。

秦月先将那块儿上好的五花肉拿出来,洗净,切成大小均匀的块儿状,装在一个大碗里。

再放上盐、黄酒、酱油,又将去药铺买的那个小纸包打开,里面是几十粒花椒。

小心的取出十几粒花椒,秦月将剩余的重新包好,放进衣襟里。再将取出的花椒装在小石臼中捣碎,撒在五花肉里,将这些调料和肉搅拌均匀,放在一旁腌制着。

这五花肉是用来做蒸肉的,按理说需要腌制一个多时辰。只是时间有些紧,腌制半个多时辰也足够了。

肉腌制好放一边儿,又将徐妈妈处理好的鸡上锅炖上。

林岁安和余梦非也将那些素菜都拾掇干净了,剩下的便交给徐妈妈去做,只等肉腌制好了,秦月再来做蒸肉便是。

母女三人出了灶房,这样热的天,出一趟集市,回来又紧锣密鼓的进灶房忙活,三人都出了一身的汗。

“阿娘去将井里镇着的李子提出来,这会儿吃正好。”

余家大的小院挨着灶房不远便有一口井。

夏日井水清凉,除了平日里吃用,井中还能镇些果子。或是将吃不完的肉和菜装在篮子里,吊在水面上。这样放两三日都是新鲜的。

不一会儿,秦月便将李子送了来。

用了午膳,男人们都喝了酒。

好在余传文明儿还要回翰林院,大家喝酒都克制了不少。

林定山和张成业也怕像之前在景州府那样闹出笑话来,也不敢多喝。

林岁安想着给弟弟林岁康的书和笔墨纸砚还没买。身上带着沉甸甸的钱袋子,还没花用出去。

等日头偏西,便催着林定山和张成业二人一同往书肆去。

林岁安也同干爹干娘和余梦非告辞,等买了书和笔墨纸砚,便要直接回侯府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