汪不了a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迦南小说网https://www.jnweishang.cc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她惊醒时,电脑屏幕亮着,显示着一个她从未打开过的文件。那是一张老牛湾的卫星地图,上面精确标记了他们要寻找的坐标点。
林夏的手不由自主地颤抖起来。她意识到,无论等待他们的是什么,这都已经不再是普通的学术探索了。
22 地窖惊变 4000字
赵莽蹲在侯府西墙外的槐树上已经两个时辰了。五月的夜风带着槐花香拂过他的脸颊,却吹不散他眉间的凝重。侯府内灯火渐熄,只剩下账房还亮着一盏昏黄的油灯。
\"子时三刻,\"赵莽摸了摸怀中的铜钥匙,那是他花了三两银子从侯府二管家那里换来的,\"该动了。\"
他像只夜猫般轻盈地落在墙内,贴着阴影向账房摸去。作为户部度支司最年轻的算学博士,赵莽本不该行这梁上君子之事。但侯氏商行近半年的账目太过蹊跷——表面上天衣无缝,却总在关键处透着说不出的古怪。
账房的门锁在铜钥匙下无声开启。赵莽闪身入内,迅速掩上门。油灯下,两册账本端端正正摆在案头,封皮上烫金的\"侯\"字在灯光下泛着诡异的光泽。
\"《明账》《暗账》\"赵莽翻开第一页,瞳孔骤然收缩。两本账册的笔迹一模一样,连墨色深浅都分毫不差,但数字却处处相左。这不是普通的假账,而是某种精妙的双账系统。
他的手指在算盘上飞舞,珠子碰撞声在寂静的夜里格外清脆。三刻钟后,赵莽额头沁出细密的汗珠——两本账册的差额正好是十一万斤白银,这个数字让他想起《九章算术》中那个着名的\"方程术\"例题。
\"不对\"赵莽突然停手,死死盯着算盘,\"这差额的分布方式\"
他迅速翻到账册最后一页,在空白处画出一个奇怪的符号——一个由算珠排列而成的图形,像极了《九章算术》注释本中那个被认为已经失传的\"负负得正\"标记。
\"地窖。\"赵莽猛地合上账本,想起侯府老仆醉酒时提到的\"西厢房下的铜算室\"。他吹灭油灯,摸黑向记忆中的位置走去。
西厢房后的假山旁,一块看似普通的青石板下露出铁环的轮廓。赵莽用力拉起铁环,一条向下的石阶显露出来,阴冷的空气夹杂着铜锈味扑面而来。
赵莽点燃随身携带的火折子,火光映出一条狭窄的甬道。石壁上刻满了奇怪的符号——有些像算筹,有些像甲骨文,还有些他从未见过的图形。越往里走,空气越冷,赵莽的呼吸在火光前凝成白雾。
甬道尽头是一扇青铜门,门上密密麻麻排列着大小不一的圆孔,形成某种规律的图案。赵莽下意识地伸手触碰,却在即将接触的瞬间停住了——那些孔洞的排列方式,与他刚才在账册上画出的符号一模一样。
\"负负得正\"赵莽喃喃自语,从怀中取出算盘,按照特定顺序拨动算珠。随着最后一颗珠子归位,青铜门内传来机关转动的闷响,门缓缓滑开。
火折子的光照进室内,赵莽的呼吸停滞了。
九十九架青铜算盘悬浮在空中,排列成一个完美的球形结构。每架算盘都由不知名的青铜合金打造,珠子上刻满细密的纹路。它们之间由纤细的铜链连接,在火光映照下泛着幽蓝的光泽。整个结构缓缓自转,发出几乎不可闻的嗡鸣声。
\"这这是\"赵莽的算学素养让他立刻认出了这个结构的本质——这是一台机器,一台由算盘构成的计算机器。那些铜链传递的不是简单的力学运动,而是信息。
球形结构的正中央悬浮着两架特殊的算盘,比其他的大上一倍,盘面上刻着\"阴阳\"二字。赵莽鬼使神差地将怀中的两本账册分别放在两架算盘上。
刹那间,整个球形结构加速旋转,青铜珠子疯狂跳动,发出雨点般的脆响。赵莽惊恐地后退几步,撞在墙上。铜链上流动着奇异的光芒,像是某种能量在传递信息。
一炷香时间后,旋转逐渐减缓。中央的两架算盘上方,由铜链和光点组成了一个三维图形——正是两本账册差额的立体呈现。赵莽瞪大眼睛,这个图形不仅展示了十一万斤白银的精确流向,还揭示了背后复杂的嵌套借贷关系。
\"冯·诺依曼结构\"一个陌生的术语突然闯入赵莽的脑海,他不明白自己为何会知道这个古怪的词,但它完美描述了眼前这个系统的运作方式——有输入装置,有存储器,有运算器,还有输出装置,就像就像一个人的大脑。
更惊人的变化还在后面。算盘阵在完成对账后并未停止,而是开始了新一轮的计算。铜链上的光芒变成银白色,珠子跳动的节奏变得更加复杂。空中逐渐浮现出一幅全新的图形——白银流向的未来预测图。
赵莽看到三个月后侯氏商行的一次大规模收购,看到半年后一场突如其来的钱庄挤兑,看到一年零两个月后朝廷对盐铁专营的突然收紧最后,他看到了两年零八个月后,侯府被查封的场景,所有资产被标注为\"十一万斤\"充公。
\"不\"赵莽的声音颤抖着。这不是普通的计算,这是预言。这套青铜算盘系统不仅能处理现有数据,还能推演未来。
就在他震惊之际,系统突然停止了所有运动。所有算珠同时归零,铜链上的光芒熄灭。只剩下中央两架算盘上的账册无风自动,翻到特定的一页——那里画着一个与《九章算术》中一模一样的方程图,解的位置赫然写着\"十一万斤\"。
赵莽伸手想取回账册,却在触碰的瞬间感到一阵剧痛。他的指尖渗出鲜血,滴在青铜算盘上。血珠没有滑落,而是被金属吸收,整个系统再次启动,但这次运转的方式完全不同。
九十九架算盘以完全违反物理规律的方式解体、重组,在空中形成一个新的结构——一个瓶状的拓扑图形,瓶颈穿过瓶身,形成一个永无止境的曲面。赵莽认出这正是数学上不可能实现的\"克莱因瓶\",一个理论上只能存在于四维空间的物体。
瓶状结构的开口处射出一道光线,在墙上投下一幅地图——黄河老牛湾的精确地形图,与林夏在现代看到的完全一致。一个红点标记在河心位置,旁边用古老的算筹文字标注着\"十一万斤\"。
赵莽的太阳穴突突跳动,无数陌生的知识涌入脑海——二进制、补码、小波变换这些不属于这个时代的数学概念如洪水般冲刷着他的意识。他跪倒在地,双手抱头,感觉自己的大脑要被撕裂。
不知过了多久,幻象终于消退。赵莽浑身被冷汗浸透,颤抖着抬起头。青铜算盘已经恢复原状,静静悬浮着,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过。只有地上那滴未干的血迹证明刚才的一切并非幻觉。
赵莽踉跄着站起来,取回账册塞入怀中。当他转身准备离开时,余光瞥见墙角的一块砖石上刻着一行小字:\"算尽天机者,必遭天谴\"。
他逃也似地冲出地窖,背后传来青铜门自动关闭的闷响。回到账房,窗外已经泛起鱼肚白。赵莽瘫坐在椅子上,脑海中挥之不去的是那幅白银流向的未来图景——尤其是侯府被查封的场景。
\"十一万斤\"赵莽喃喃自语,突然意识到这个数字背后隐藏着远比账目问题更可怕的秘密。他必须找到更多关于《九章算术》和这个青铜算盘系统的线索。
当天下午,赵莽告假前往翰林院查阅古籍。在尘封的档案室里,他找到了一卷几乎被遗忘的《九章算术》注释本,作者署名\"河图先生\"。注释中提到一个失传的\"算阵\",能够\"推演阴阳,计算未来\"。
最令赵莽震惊的是注释末尾的一段话:\"算阵之数,负负得正;算珠之动,如波如涛;十一万斤,其重非重;老牛湾底,真相大白。\"
赵莽的手不住颤抖。三百年前的注释者似乎早已预见他今日的发现。他继续翻阅,在书页夹层中发现一张泛黄的羊皮纸,上面画着一个奇怪的装置——九十九架算盘组成的球形结构,与他在侯氏地窖所见一模一样。
羊皮纸背面写着一首偈子:
\"铜珠算尽天下事,
二进制藏古今机。
补码原是阴阳理,
河底方见真消息。\"
\"二进制?\"赵莽皱眉,这个词再次出现,却依然不明其意。他小心收好羊皮纸,决定再次夜探侯府地窖。
然而当晚,侯府突然戒严。赵莽从远处看到一队官兵闯入府中,随后传出侯老爷暴毙的消息。坊间传言是账目问题败露,但赵莽知道真相远非如此简单——青铜算盘预测的未来正在加速实现。
三天后,赵莽冒险再次潜入侯府。西厢房已经被封,地窖入口处贴着官府的封条。更诡异的是,府中老仆告诉他,地窖里根本没有什么青铜算盘,只有一些普通的酒坛和杂物。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