迦南小说网

第556章 享太庙乐章之八《宁和》【1 / 2】

A微笑的鱼A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迦南小说网https://www.jnweishang.cc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
享太庙乐章之八

郊庙歌辞·享太庙乐章·宁和

炎驭失天纲,土德承天命。

英猷被寰宇,懿躅隆邦政。

七德已绥边,九夷咸底定。

景化覃遐迩,深仁洽翔泳。

《郊庙歌辞·享太庙乐章·宁和》译文及解析

【译文】

炎驭失天纲,土德承天命

火德王朝(前朝)失其天命纲纪,土德(李唐)承接天命而兴。

英猷被寰宇,懿躅隆邦政

英明的谋略遍布天下,美好的足迹振兴国家政纲。

七德已绥边,九夷咸底定

以武德(七德舞)绥靖边疆,四方部族(九夷)尽皆平定。

景化覃遐迩,深仁洽翔泳

光明的教化遍及远近,深厚的仁德惠及万物(飞禽走兽与人类)。

【解析】

一、乐章背景与政治隐喻

郊庙歌辞:太庙祭祀乐章,用于颂扬李唐王朝的开国功绩,强调“顺天应人”的政权合法性。

宁和:乐章名,取“安宁和谐”之意,暗含对国家平定、民生祥和的赞颂与祈愿。

二、核心意象与历史逻辑

1 五德终始说的运用

炎驭\/土德:

“炎”属火德,代指前朝(如隋朝,按五德终始说属火);“土德”指李唐王朝(火生土,故唐承隋运)。此句以五行更替理论,将李唐建国诠释为“天命所归”,消解前朝灭亡的暴力性,赋予政权更迭以哲学合法性。

失天纲\/承天命:对比前朝失序与李唐受命,暗合儒家“天命靡常,惟德是辅”的思想,为李唐统治披上“以德代暴”的神圣外衣。

2 文治武功的立体化书写

英猷被寰宇,懿躅隆邦政:

“英猷”(英明谋略)侧重文治,如贞观之治的典章制度;“懿躅”(美好足迹)指先王执政的实践,二者结合凸显治国的全面性。

七德已绥边,九夷咸底定:

“七德”指《七德舞》(唐太宗所制武舞,彰显平定天下之功),代指军事威慑;“九夷”泛指周边部族(如东夷、西戎等),“底定”(平定)呼应初唐李靖征突厥、文成公主和亲等史实,极言疆域一统的功业。

3 德化天下的理想化叙事

景化覃遐迩,深仁洽翔泳: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