荒尘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迦南小说网https://www.jnweishang.cc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送走黄福后,天色渐暗,余晖透过云层的缝隙,洒在文华殿的琉璃瓦上,折射出斑驳的光影。
李祺与太子标并肩朝着文华殿走去,脚步声在石板路上回荡,略显沉闷。
“文和,交趾那边孤还是有些不太放心,可有什么良策加快交趾与大明的融合?”太子标眉头微蹙,眼神中满是忧虑,他的目光望向远方,似乎想要穿透层层宫墙,看到遥远的交趾。
毕竟交趾脱离中原王朝太久了,安南自立成国都历经数百年好几个王朝,哪能轻易就认中原朝廷呢!
太子标此刻满心担忧,大明如今有精兵强将还能勉强镇压,可一旦自己即位之后,或是大明出现昏庸之君,交趾再度叛乱,朝廷极有可能会直接舍弃这块来之不易的宝地!
事实正如太子标所预测的那般,历史轨迹也确实如此发展。
永乐皇帝朱老四手段强硬,大明郡县安南重建交趾,却引得交趾权贵百姓纷纷敌视,反叛不绝。
先是以简定、邓悉、阮帅等人为代表的安南地方势力起兵叛乱,安南民众纷纷响应,明朝驻军镇压不力,致使叛乱不断蔓延。简定起兵后,自称日南王,后为招揽人心,又立所谓陈氏后人陈季扩为大越皇帝,改元重光。陈季扩打着陈氏后人的招牌,得到了安南人民的支持。
朝廷不得不派遣张辅二次南下平叛,在美良山中活捉元凶简定,连同他的党羽一起送往京师。次年正月,张辅又削平其它各处变乱,斩首数千人,筑成京观以镇服安南子民。
正当张辅准备一鼓作气将贼首陈季扩剿灭时,朱棣却突然得知丘福征讨鞑靼兵败身亡的噩耗,只能召回张辅准备御驾亲征。直到两年后,已经腾出手来的朱棣命令张辅三征安南,陈季扩只身败走老挝,张辅命指挥师佑率兵追击,连破老挝三关,终于在蒙册南磨将陈季扩活捉,与其妻子一起械送京师。
经过张辅这三次血腥征讨,安南权贵总算是被震慑住了。然而在明军的武力镇压下,交趾虽然再次平定,但大明官吏不善于安抚,内部又勾心斗角,安南民心不附,为后面的变乱埋下了祸根。
永乐十六年,安南清化府俄乐县土官巡俭黎利召集各部在兰山会盟,起兵反明,迅速形成了燎原之势,明军无力镇压,叛军或降或反,一直反叛不绝,致使大明陷入了战争泥潭。
直到朱棣的好圣孙朱瞻基即位称帝,考虑到“数年以来,一方不靖,屡勤王师”,竟然直接撤军放弃交趾,黎利于是自行建国,建立后黎朝,于宣德六年被明廷正式册封,从此朝贡不绝。
说实话,明军之所以能够顺利平定安南,主要是因为胡氏政权多行苛政、民心不附,朱棣应陈天平之请,吊民伐罪,救民于水火,又承诺复立陈氏子孙之贤者,这当然受到了安南人民的欢迎,亦不失为仗义之举,但得胜后自食其言,草率地决定将安南化为交趾,却是不得不面临这样的结果。
纵观中国的历朝历代,安南虽曾多次成为中国领土,但自五代吴权以来,已独立成国,一旦直属中国管理,必然遭到安南各阶层人民的反抗,安南可谓从此进入多事之秋。
李祺对太子标的担忧毫不意外,他神色平静,淡淡地开口道:“交趾毕竟脱离中原王朝自成一国,时间长达数百年之久,地方百姓也早已经养成了独特的民族文化和生活习惯,所以短时间内接受不了也很正常。”
他微微停顿,目光沉稳地看向太子标,“我大明要想让安南彻底安稳下来,就必须要改变当地子民的文化习惯,让他们从心里认同他们是大明人,而不是看待我大明是入侵者。大明若想彻底解决安南的隐患,首先要在交趾部署大军,随时能够压制心怀不轨者;其次要在交趾推行教化,让其忘掉自己的语言,改说我大明之语言,写我大明之文字。”
李祺一边说着,一边微微比划着手势,“只要这一步做成了,那等个两三代人过去,基本上就成了只知我大明而不知安南,到了这个时候我大明才算是真正掌控了交趾。届时便可尝试着将云贵等地的将土官慢慢改成流官,改土归流才能真正地将整个西南之地纳入大明的治下,不然终归是羁縻而已。”他稍作停顿,摸着下巴思索了片刻,然后笑道:“不过现在,咱们可以做一项名垂千古的大事!”
太子标闻言,原本忧虑的脸上顿时神情一喜,眼睛亮了起来,立刻追问道:“文和,你这话是什么意思?”
“就两个字,修路!”李祺嘴角微微上扬,轻笑道。
“修路?”太子标一脸疑惑,眼睛瞪得大大的,“修什么路?”
“修一条从金陵帝都到交趾升龙城的水泥路!”
“???”
“修路”太子标若有所思,微微低下头,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,沉吟不已 。毕竟老朱家从朱元璋开始,就一直重视驿站驿路。
朱元璋建立大明之后,立刻就在前朝基础之上大力修缮驿路,开辟了以南京为中心辐射全国的十条水陆大通道,在各水陆大通道上设置驿站、递运所、急递铺,建成了完备的驿递系统。
这使得大明帝都南京具备了十分便捷的水陆交通条件,人称“金陵绾毂两畿,辐辏四海”。
其实驿路的重要性,太子标也能够理解。“驿传所以传命而达四方之政,故虽殊方绝域,不可无也。”要是没有四通八达的便利驿道,朝廷政令根本都下发不到地方,更别提地方依据朝廷政策布政了。
李祺点了点头,神色变得郑重起来,沉声道:“没错,要致富先修路!”他向前走了两步,转身面对太子标,“既然国库有盈余,不妨将大明各道州县之间的主干道全部都用水泥重修一次,再将其连接起来修一条从南京直达升龙城的主干道路,这对大明社稷的巩固有大用。”
大明朝廷现在国库确实有盈余,至少短时间内如此,靠着东海贸易每年收取的关税商税都是个天文数字,难道就任由这些财富堆积在仓库里面吃灰不成?
“修路很重要,标哥你也看到了,天津是怎么一步一步发展成为如今的北方巨镇的,除了东海贸易外,畅通的水泥路也带给了天津发展的契机!”
“试想一下,若有一条水泥路从金陵直通升龙,那还怕交趾与大明不能融合吗?”